泡泡网CPU频道 PCPOP首页      /      CPU     /      评测    /    正文

GPU当配角!12款主流CPU鏖战热门游戏

  续发第二章:Intel处理器分析/测试

    泡泡网CPU频道12月3日 Intel续篇开始之前请允许小编解释一下:之前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只测试了AMD平台的六款主流CPU的游戏性能,可能因为缺少对立阵营Intel产品,令不少读者在回帖中感觉意犹未尽,在这里我们深感歉意,为了弥补我们的不足,下面的文章中,我们将第一时间把续篇Intel热门处理器的游戏性能,真诚的奉献给读者。注:点击上图可重新浏览全篇文章

    不仅如此,在Intel产品测试过后,我们将通过柱状图把A/I两大阵营进行详细的游戏性能比较,令游戏玩家合理有效的找到适合自己的CPU产品,力求达到满意的效果。

   此次Intel处理器游戏测试中,我们选择了市场上同样比较热门的6款CPU产品,分别覆盖奔腾/酷睿2/酷睿i5三个系列,价格和AMD六款CPU隶属同一区间:400元-1300元价位。下面就让我们去先看一看这六款Intel处理器的市场分析,以求进一步对这六款产品进行深入了解:

  主流奔腾E系列市场分析:

   Intel 45nm双核老将经久不衰:奔腾E5200/E5300/E5400

   Intel这个芯片业的老大,从其45nm双核推出起就占尽了优势,面对当时风头正劲的AMD黑盒5400+的强势,奔腾双核E5200横刀立马杀来,在价格上同样位列于500元,并且一直被Intel运用到中高端45nm制程也普及到了低端产品,E5200的到来也就变得顺理成章。当然E5200经历了AMD的5000+到5400+的对抗,现在又承接了对抗7750/7850的使命。

    E5300/E5400的推出虽然看似只是简单的主频升级,其实Intel另有深意,一直以来E5200凭借着优秀的工艺和架构,一直对抗着AMD几代中低端产品,渐渐的随着对手的主频的不断提升和新品不断改进,越发感到E5200有些力不从心,相比较对手的7750/7850,甚至之前的5400+,在主频上都是有不足,这在一些对主频稍敏感的项目中,略有弱势,因此E5300/E5400的推出便是弥补这一空白,上可牵制对手老旧的7750/7850系列,下可阻挡新45nm速龙II的大军来袭。

    然而随着速龙II的价格不断走低,外加上性能的不俗,原有的奔腾E高性价比的头衔也随之远去,外加上对于虚拟化的支持,也让不少钟情于Win7系统的用户投入速龙II行列,目前热销的E5400的价格为470元,高于速龙II X2 240/245,然而性能上的差距早已荡然无存,只能依靠强劲的超频性能,屹立于入门市场。

  Intel 45nm双核新生力量:奔腾E6300/E6500K

   此E6300非65nm彼E6300系列,全新的E6300隶属于奔腾旗下,定位介于E7000系列和奔腾E5000系列之间,继E5200之后,Intel又发布了两款5000系列的新品,除了在主频有所提高以外毫无建树,而新的E6300除了将主频进一步提高以外,还冲破了之前奔腾系列的FSB限制,成为了第一款采用1066MHz FSB的奔腾双核处理器,可以说是半只脚已迈入了酷睿E7000系列。

  规格上E6300的主频达到了2.8GHz,和E5000系列一样拥有2MB二级缓存,而FSB则和入门级酷睿E7000系列看齐达到了1066MHz,TDP保持65W,前端总线一直是Intel划分处理器档次的一个重要参数,这次提高Pentium E6300的前端总线无疑是要进一步细化产品线,凸显每个价格区间产品的特点,避免E6000系列仅仅成为E5000系列的高频版。目前奔腾E6300的价格为600元出头,正好与AMD羿龙II双核545在价位上在同一起跑线。

   此外这里还要提一下E6500K这款中国限量版产品,,不久之前Intel针对中国大陆推出了奔腾E6500K双核,其最大特点就是不锁倍频,因此命名和之前的奔腾系列也有所不同,最后多了一个K字,以区别于普通版的奔腾E6系列。     在奔腾E6500K上市之前,厂商送测的工程版本(ES)在广大IT媒体手中完美的诠释了“超频神话”的含义,普遍在风冷条件下,从默认主频2.93GHz下通过直接调节倍频,默认电压就可以达到稳定运行4.0GHz的水平,而加压到0.2V左右就可以稳定超频至4.5GHz,甚至加压更高下可以冲破5GHz,强悍的超频性能让没面世的奔腾E6500K过早的积攒了华丽的人气指数。

    然而事与愿违,市售版E6500K经过短暂的热销过后,玩家一连串批判的帖子布满各大硬件论坛,原因基本相同:与媒体测试事实大相径庭,甚至倍频超频性能不如价格低廉的E5系列,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面对种种蜚短流长外加上昂贵的价格,本次测试中并没有选择此款产品作为热门产品。

0人已赞
第1页:GPU当配角! 12款主流CPU鏖战热门游戏第2页:老生常谈:分析CPU与GPU在游戏中的作用第3页:解读流传两种错误论:CPU/GPU谁重要?第4页:测试平台:千元分界点!12款CPU比拼游戏第5页:首发第一章AMD篇:速龙II系列市场分析第6页:首发第一章AMD篇:羿龙II系列市场分析第7页:(AMD篇)3DV基准测试:多核得分性能出色第8页:(AMD篇)使命召唤6:游戏介绍及测试要领第9页:(AMD篇)使命召唤6:多核有优化但不明显第10页:(AMD篇)生化危机5:游戏介绍及测试要领第11页:(AMD篇)生化危机5:多核多线程性能出色第12页:(AMD篇)极品飞车13:游戏介绍及测试要领第13页:(AMD篇)极品飞车13:单核性能/多核无效第14页:(AMD篇)蝙蝠侠:游戏介绍及测试要领第15页:(AMD篇)蝙蝠侠:高主频/大缓存受益匪浅第16页:(AMD篇)街头霸王4:游戏介绍及测试要领第17页:(AMD篇)街头霸王4:性能差距不明显第18页:AMD游戏测试小结:多线程优化初现曙光第19页:续发第二章Intel篇:奔腾E系列市场分析第20页:续发第二章Intel篇:酷睿2/i5 市场分析第21页:(Intel篇)3DV基准测试:新i5性能强悍第22页:(Intel篇)使命召唤6:多核新i5性能出众第23页:(Intel篇)生化危机5:多线程优化明显第24页:(Intel篇)极品飞车13:考验单核效能第25页:(Intel篇)蝙蝠侠:单核性能决定成绩第26页:(Intel篇)街头霸王4:高主频稍有优势第27页:Intel游戏测试小结:i5性能异军突起第28页:A/I两阵营12款CPU:基准测试性能对比第29页:A/I两阵营12款CPU:使命召唤6性能对比第30页:A/I两阵营12款CPU:生化危机5性能对比第31页:A/I两阵营12款CPU:极品飞车13性能对比第32页:A/I两阵营12款CPU:蝙蝠侠性能对比第33页:A/I两阵营12款CPU:街头霸王4性能对比第34页:问卷调查:十二款热门CPU谁是你的选择?

关注我们

泡泡网

手机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