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网CPU频道 PCPOP首页      /      CPU     /      评测    /    正文

AMD桌面级APU发布!Llano A8深度评测

第一章 AMD的融合伟业:APU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第一章/第一节 什么是APU?AMD Fusion融合技术详细介绍   

    APU中文名字叫加速处理器,是AMD融聚理念的产品,它第一次将处理器和独显核心做在一个晶片上,它同时具有高性能处理器和最新独立显卡的处理性能,支持DX11游戏和最新应用的“加速运算”,大幅提升电脑运行效率,实现了CPU与GPU真正的融合。

AMD市场经理专访:APU是款革命性产品

    APU性能强悍的秘密在于其革新的核心架构,最新的视频解码引擎,超小芯片和超低功耗设计,强悍的显示性能。

● APU的设计理念:

  说到底,APU将通用运算x86架构CPU核心和可编程矢量处理引擎相融合,把CPU擅长的精密标量运算与传统上只有GPU才具备的大规模并行矢量运算结合起来。AMD APU设计综合了CPU和GPU的优势,为软件开发者带来前所未有的灵活性,能够任意采用最适合的方式开发新的应用。

Llano A8-3850深度评测

    AMD APU通过一个高性能总线,在单个硅片上把一个可编程x86 CPU和一个GPU的矢量处理架构连为一体,双方都能直接读取高速内存。AMD APU中还包含其他一些系统成分,比如内存控制器、I/O控制器、专用视频解码器、显示输出和总线接口等。AMD APU的魅力在于它们内含由标量和矢量硬件构成的全部处理能力。

● AMD的APU融合大业:

Llano A8-3850深度评测

    第一步:物理整合过程(Physical Integration),将CPU和GPU集成在同一块硅芯片上,并利用高带宽的内部总线通讯,集成高性能的内存控制器,借助开放的软件系统促成异构计算。   

    第二步:平台优化(Optimized Platforms),CPU和GPU之间互连接口进一步增强,并且统一进行双向电源管理,GPU也支持高级编程语言,这部分才是最关键的。   

    第三步:架构整合(Architectural Integration),实现统一的CPU/GPU寻址空间、GPU使用可分页系统内存、GPU硬件可调度、CPU/GPU/APU内存协同一致,这已在APU中初步完成。   

    第四步:架构和系统整合(Architectural & OS Integration),主要特点包括GPU计算环境切换、GPU图形优先计算、独立显卡的PCI-E协同、任务并行运行实时整合等等,这些需要和微软、ADOBE等行业软件巨头不停的沟通交流。

    目前AMD已经完整了第一步,第二步正在进行当中,AMD加大力度与各行各业展开合作,第一届Fusion开发者大会也已经圆满落幕,随着平台优化以及异构计算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软件开始支持APU加速处理,APU的性能也将会越来越强!

1人已赞
第1页: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Llano APU发布第2页:AMD的融合伟业!什么叫做APU?第3页:APU的昨天:Bobcat架构精简版核心第4页:APU的今天:Llano架构主流级核心第5页:APU的明天:Trinity架构推土机核心第6页:APU解析:CPU+NB+GPU的合体第7页:APU解析/CPU部分:L2翻倍,没有L3第8页:APU解析/内存部分:CPU&GPU共享控制器第9页:APU解析/北桥部分:24条PCI-E2.0通道第10页:APU解析/GPU部分:HD6000架构400SP第11页:APU解析/GPU部分:A8/A6集显规格不同第12页:APU解析/GPU部分:UVD3和视频增强技术第13页:APU解析/GPU部分:独显集显混合交火第14页:APU解析/功耗控制:硬件层超级节能设计第15页:APU解析/动态超频:Turbo Core第16页:APU解析/南桥部分:USB3.0+SATA3.0第17页:Llano APU实物:A8-3850真身曝光第18页:Llano APU参数:系统信息解读第19页:Llano APU座驾:华擎A75 Pro4主板赏第20页:LlanoAPU BIOS:华擎A75主板UEFI界面赏第21页:Llano APU驱动:AMD一体式控制中心第22页:测试平台和测试方法说明第23页:系统性能/异构计算:HC Benchmark第24页:系统性能/基准测试:PCMark 7第25页:CPU性能/数学运算:SuperPi,wPrime第26页:CPU性能/科学运算:Fritz Chess第27页:CPU性能/基准测试:Sandra2011第28页:CPU性能/渲染测试:CineBench R11.5第29页:CPU性能/压缩测试:WinRAR第30页:CPU性能/转码测试:MediaEspresso第31页:CPU性能/内存性能测试:AIDA64第32页:GPU性能/DX10基准测试:3DMark Vantage第33页:GPU性能/DX11基准测试:3DMark 11第34页:GPU性能/DX11基准测试:Heaven 2.5第35页:GPU性能/DX9C游戏:星际争霸2第36页:GPU性能/DX9C游戏:使命召唤7第37页:GPU性能/DX10游戏:孤岛危机第38页:GPU性能/DX10.1游戏:孤岛惊魂2第39页:GPU性能/DX10.1游戏:鹰击长空第40页:GPU性能/DX11游戏:战地:叛逆连队2第41页:GPU性能/DX11游戏:F1 2010第42页:GPU性能/DX11游戏:尘埃3第43页:GPU性能/DX11游戏:异形大战铁血战士第44页:GPU性能/DX11游戏:地铁2033第45页:GPU性能/DX11游戏:文明5第46页:GPU性能/DX11游戏:失落的星球2第47页:GPU性能/DX11游戏:幕府将军2第48页:APU应用体验:粒子模拟加速第49页:APU应用体验:vReveal视频增强软件第50页:APU应用体验:实时视频防抖播放第51页:APU应用测试:实时倍线高清 2D转3D第52页:APU应用体验:系统功耗测试第53页:成绩汇总:APU VS CPU & GPU对比第54页:性能测试总结:APU超越独立CPU+GPU第55页:全文总结:APU的未来,应用为王

关注我们

泡泡网

手机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