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网Lcd频道 PCPOP首页      /      Lcd     /      评测    /    正文

多数不合格!16款显卡挑战DVI极限

    为了增强显卡DVI的输出性能,厂商通常通过一枚TMDS信号发生器(以下简称TMDS)来实现这一点,这个TMDS发生器就是集成在显卡PCB上的一枚芯片,它基于了TMDStransition minimized differential signaling)协议。

 显卡DVI与显示器的沟通(详情点击放大)

    在显卡上我们看到的是TMDS信号发生器,它负责将待传送信号编码、压缩,然后传送给液晶显示器,而在显示器内部会配有TMDS信号接收器,他负责将收到的数据解压缩、解码后形成可显示的信号,这也就构成了一套完整的DVI显示系统。

    DVI 1.0规定了单通道TMDS带宽为27.15165MHz,可提供最低640×480@60Hz到最高1920×1200@60Hz的显示能力。

    我们最常见的是Silion ImageTMDS,它的位置通常会靠近DVI接口,这样也就为消费者的选购提供了便利,我们一眼就可以辨认这块显卡是否搭载了独立TMDS芯片。

  设计在显卡上的独立TMDS(可结合上图观看,点击放大)

    当然,这块芯片也并不是DVI的全部,实际上在GPU内部也大都会集成TMDS发生器,否则显卡有可能面对根本不支持DVI的窘境。但GPU集成的TMDS通常性能较弱,主要表现为它不能提供足够的带宽,在遇到高分辨率显示时就会无能为力。

    这一点对于23英寸的液晶显示器就更为必要,因为1920×1200的分辨率几乎达到了DVI可提供的极限带宽(单通道)。也正是由于参测16款显卡提供的DVI输出带宽参差不齐,才导致了某些产品无法提供1920分辨率的显示。

    在下面的实际测试部分,我们也会为每款显卡加上“内置/独立TMDS”的标注。

● 关于显示器的消隐期

 消隐期、分辨率与带宽的关系(点击放大)

    在这里还涉及到一个消隐期的问题。消隐期是指显示器显示两幅画面之间切换的时间,通常LCD将这个指标会保持在5%,而LCD的消隐期则会长更一些。消隐期越长,所占用的带宽就越大,也就越不利于高分辨率的实现。所以要达到1920×1200的超高分辨率输出,显示器的消隐期也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0人已赞

关注我们

泡泡网

手机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