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网主板频道 PCPOP首页      /      主板     /      评测    /    正文

软解VS硬解!三大平台高清解码全攻略

● 硬解码发展回顾

    2006年以前,NVIDIA GF6/7系列开始支持PureVideo硬解码技术,但它只能接管视频解码过程中负载不高的两个步骤,70%以上的压力依然由CPU承担,由于硬解码的效果并不显著,因此用户反响不高。当时用双核Pentium D搭配GF7显卡仅能勉强维持蓝光影碟的流畅播放;

    2007年,NVIDIA率先发布主流DX10显卡GF8600/8500,首次引入了BSP解码器,能够完全接管H.264视频解码所有的四个步骤,从而彻底解放了CPU,此时硬解码引起了用户的普遍关注。但N卡对VC-1解码的改进有限,CPU依然承担主要的解码任务,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高清超越UVD?G98核心8400GS全面测试
PureVideo-HD和UVD在视频解码方面的差别

    紧接着,ATI发布HD2600/2400显卡,UVD引擎后来者居上,对于H.264和VC-1都提供了完全硬解支持,高清方面的支持度逐渐超越NVIDIA;

    随后,硬解码的不足之处被不断曝光,PowerDVD对网络HDTV支持不力,不能外挂字幕,第三方播放器挂字幕和开硬解有冲突,解码器设置非常复杂,这些都成为致命缺陷,硬解码在国内的实用性大打折扣;

彻底征服HDTV!8600/8500视频解码测试
PureVideo和AVIVO都有缺陷,但都表现不错

    2008年初,780G横空出世,AMD竟然将一颗完整的HD2400核心植入到了芯片组当中,最强大的整合显卡就此诞生。780G不仅拥有不错的3D性能,对于高清解码的支持也趋于完美,从此硬解高清不再需要(独立)显卡;

    随后,NVIDIA的MCP78接踵而来,虽然在3D性能方面稍逊一筹,但在高清方面的表现更加完美:H.264\\VC-1\\MPEG2三大编码都支持完全硬解,而且在杜比音效的输出方面更是有独到之处。MCP78的加盟让入门级市场充满活力,现在高性能的整合显卡以及硬解码就相当于是免费附送。

● 三大平台高清性能总结:

    随着国内高清环境的日益成熟,视频编码和封装逐渐走向正轨,TS和MKV成为绝对主流;同时解码器破解、分离器、播放器也更新频繁,外挂字幕、各种封装格式等难关被一一攻克,硬解码的兼容性越来越高!通过这次对intel、AMD和NVIDIA三大厂家集成显卡的测试对比我们可以发现,1080P高清用集成显卡均能轻松搞定。

    离子平台虽然硬解后CPU占用率仍然比较高,但是考虑Atom拮据的性能,可以流畅播放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相比之下i5自带的集显虽然以HD冠名,高清方面却表现一般,无法对VC-1实现硬解。看来intel也非无所不能,它的显卡和专业显卡厂商产品之间还是有一定差距。

● 硬解码未来展望

    事实上,打从一开始硬解码就没有任何错,对于正版用户来说,用PowerDVD或WinDVD就能完美硬解BD/HD。但到了国内世道就变了,高清的主要来源就是网络下载,网络HDTV文件必然是重新压制的版本,硬解码对于乱七八糟的编码和封装自然无法支持,老外在设计GPU之初不可能照顾盗版用户,这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只能另行解决。

    现在,也是时候给硬解码平反了,通过本文丰富的测试就可以纠正一些朋友的成见——硬解码的设置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硬解码的兼容性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糟糕!洗脱了这些强加给他的“莫须有”罪名,硬解码终于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道路,硬解码已经真正走向成熟和实用了!■<

0人已赞

关注我们

泡泡网

手机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