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网显卡频道 PCPOP首页      /      显卡     /      评测    /    正文

为王位而生!2006年五大旗舰显卡回顾

● ATI Radeon X1900XTX——48像素单元创造性能神化:

    2005年10月,由于90nm工艺遭受延期的R520核心终于发布,迟到的X1800XT凭借高达625/1500MHz的频率击败了7800GTX,成为当时速度最快的显卡!然而好景不长,X1800XT王位尚未坐热,就被NVIDIA高频版的7800GTX 512MB所击败,毕竟16管线与24管线的实力差距并不能简单依靠频率来弥补。于是ATI将希望放在了R580核心上面,X1900XTX提前发布……

{imageTitle}
 
    Radeon X1900XTX使用了R580核心,由台积电90nm工艺制造,晶体管数多达3.84亿!如此庞大的晶体管规模造就了恐怖的硬件规格——核心拥有48个像素单元,整整是X1800XT的三倍!不过其他方面并没有改动,纹理单元依然是16个,显存为512MB 256Bit,核心/显存频率为650/1550MHz。
 
{imageTitle}    {imageTitle}

    X1900XTX的外观与X1800XT非常相似,他们的PCB设计方案基本一致,散热器完全相同。但由于R580核心的晶体管数膨胀至3.84亿个,功耗增加不少,因此X1900XTX的核心供电要比X1800XT多一相。

DX9最后的辉煌!2006年度GPU全面回顾
 
 R580核心创造了GPU核心面积和晶体管数之最
 
    R580是由R520发展而来的,但两者的核心架构有所不同。R580虽然还是传统意义上的16条像素渲染管线(即16个纹理单元),但它的像素渲染单元比R520翻了三倍,达到了恐怖的48个之多!ATI认为今后的游戏将会过多地依赖于像素渲染,游戏中像素和纹理的比例从原来的1:1提升至5:1甚至更高,所以ATI在R580/RV530以及后来的RV570/RV560核心中都采用了像素:纹理=3:1的架构,并停产了1:1架构的R520。
 
    X1900XTX拥有基于DX9C非常先进的架构和超强的规格,凭借这些崭新的特性X1900XTX在06年初就奠定了自己的王者之位,之后晚发布两月的7900GTX都不是X1900XTX的对手,这就迫使NVIDIA不得不调整产品策略,推出双核心的7950GX2来夺回性能宝座!
  • X1900XTX+X1900 CrossFire,DX9王者之位06年初就已确立!
 
    单卡(或者说是单GPU)的性能固然重要,但NVIDIA SLI技术的成熟迫使ATI也不敢忽略双卡互联的性能。于是ATI吸取了X850和X1800XT上的教训,与X1900XTX同步发布了X1900 CrossFire交火主卡,如此一来基于R580的双卡平台一跃成为最强的3D游戏平台,之后NVIDIA Quad SLI技术发布都未能打破这一现状!
 
    X1900XTX强大的性能是有目共睹的,但R580核心庞大的晶体管规模使得它成本居高不下,功耗发热比较恐怖,散热器噪音难以接受,这些主观上的表现给用户造成了不好的印象。同时R580核心特殊的架构使得ATI中高端产品线残缺不全,X1900XTX虽然稳居性能王座达半年之久,但中高端市场却丢失了大量份额,可谓是得不偿失!
 
决战双卡互联之巅 ATI X1900交火测试
 
产品型号:Radeon X1900XTX
发布日期:2006年1月25日
竞争对手:7800GTX 512MB以及后来的7900GTX
相关评测:ATI重登性能王座 48管线R580完全测试
          决战双卡互联之巅 ATI X1900交火测试
在位时间:2006年1月——6月(被7950GX2取代)
3人已赞

关注我们

泡泡网

手机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