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网Lcd频道 PCPOP首页      /      Lcd     /      评测    /    正文

6500K、9300K?详解显示器的色温概念

    对于显示器而言,色温是一个不能回避的概念,无论是CRT还是LCD,都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对色温做出调整。那什么又是色温呢?5000K、6500K或9300K又分别代表什么意义呢?本篇将给您带来答案。


    色温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当宇宙在没有太阳,没有任何发光体的恒星时,这时的温度是0K,就是如黑洞一般任何物质都是黑色的;当物质被加热(如太阳燃烧到表面温度的5000k)时物质所辐射出的能量,其中就包含可现光的频谱红.澄.黄.绿.蓝.靛.紫及红外线.紫外线.γ.β射线等等不同的频谱。

 显示器中色温的调整

● 色温的形成

     色温是发光体表面的温度,所产生出的频谱与光源的强度大小无关,也就是说,此光源照到一张白纸时看起来的感觉; 如在钨丝灯光下看一张白纸就是红红的,在日光灯下(4500K)就有点偏黄,在日正当中时有点偏紫,所以在赤道地区的风景海水特别的湛蓝,蓝到有点偏紫(约13000K~15000K) 。

    以钨丝灯泡来说,钨丝被通电加热到约2200K,其所产生的光线是近于红色;日光灯是用电子撞击荧光体,其撞击时所产生的色温是约4500K ;标准CRT电视的p22荧光体被电子撞击时所产生约7300K的色温。而我们中国人习惯的电脑显示器的色温则是9300K。

 大多数中国人都更习惯将显示器的色温保持在9300K

    色温是人眼对发光体或白色反光体的感觉,这是物理学.身理学与心理学的综合复杂因素的一种感觉,也是因人而异的。色温在电视(发光体)或摄影(反光体)上是可以用人为的方式来改变的,例如在摄影上我们用3200K的白炽热灯(3200K),但我们在镜头上加上红色滤光镜滤通过一点红光线使照片看起来色温高一点;相同的道理,我们也可以在电视上减少一点红色(但减太多多少也会影响到正常红色的表现)让画面看起来色温高一点。

 
 白炽灯的色温在3000K左右,所以看上去色调很暖

    在色温上的喜好是因人而定的,这跟我们日常看到景物景色有关,例如在接近赤道的人,日常看到的平均色温是在11000K(8000K(黄昏)~17000K(中午)),所以比较喜欢高色温(看起来比较真实),相反的,在纬度较高的地区(平均色温约6000K)的人就比较喜欢低色温的(5600K或6500K),也就是说如果您用一台高色温的电视去表现北极的风景,看起来就感觉偏青;相反的若您用低色温的电视去看亚热带的风情,您会感觉有点偏红,所以这也是摄影师要用他的摄影机去做一些色温上的调和工作的时候,选择滤光镜及底片或vcam摄影机上的色温选择并考虑到观众的显示设备(如电视或电影放映机上的色温)来做调和,便观众能到最接近实际景色的感觉。

6500K、9300K?详解显示器的色温概念
 
 中国一年四季的色温都保持在8000~9500K之间

    话说回来,电视或者显示屏的色温是如何界定的呢?因为在中国的景色一年四季平均色温约在8000K~9500k之间,所以电视台在节目的制作都以观众的色温为9300K去摄影的。但是欧美因为平时的色温和我们有差异,以一年四季的平均色温约6000K为制作的参考的,所以我们再看那些外来的片子时,就会发现5600K~6500K最适合观看。当然这种差异使我们也会因此觉得猛的看到欧美的电脑或者电视的屏幕时感觉色温偏红,偏暖,有些不大适应。<

0人已赞

关注我们

泡泡网

手机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