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网软件频道 PCPOP首页      /      软件频道     /      新闻    /    正文

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发布第一季度报告

    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最近发布了2012年第一季度手机安全报告,该报告对当前智能手机市场的病毒特点和手机安全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梳理。分析认为,此份报告的发布,不仅有利于用户全面了解手机安全状况,对于研究2012年的手机安全市场发展走向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手机病毒数量呈大幅递增趋势

    报告显示,Android不断取代Symbian系统,占领并扩大智能手机市场。第一季度Android平台截获被植入病毒软件包数6902个,病毒类型占据比例更加均衡与多样化。Symbian平台截获被植入病毒软件包数4981个,病毒类型数量呈现平稳增长。第一季度的手机病毒软件包数几乎接近2011年全年的一半,而Android病毒软件包更是超过了2011年全年病毒包的3/4。

    病毒特征呈多样化趋势

    2012年第一季度病毒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越行业的预期。尤其安卓系统增势明显;而塞班系统的病毒也在稳定中发展。报告总结出四个具体的病毒发展特点:

    1、广告推广类病毒增长迅速,影响扩大

    第一季度以来,通过捆绑正常软件,消耗资费、推广应用与广告,以推广软件为目的手机病毒已形成产业链,出现大幅度增长的趋势,并影响到更庞大的手机用户的利益。

    2、隐私获取类病毒规模见长,呈现多样化趋势

    手机监听,用户定位,用户隐私窃取等隐私获取类病毒频繁亮相。而手机用户的隐私和人身财产安全将会面临更大的威胁。

    3、定位扣费类病毒猖獗肆虐

    对手机用户进行定位,发送扣费短信,也可能进行用户信息泄露。同时有许多恶意扣费病毒侵犯海量客户的利益。

    4、资费消耗类病毒进一步活跃

    资费消耗类病毒活跃在第一季度全程。病毒越发熟悉消费者心理。隐私窃取、恶意扣费、远程控制和手机短信群发等危害行为,往往都伴随着资费消耗。

     病毒监管手段需进一步强化

    第一季度的手机安全行业发展依然承接了2011年的特点,面对新一年来第一季度病毒发展的新特点,移动安全产业链开始进行某种程度的合作,共建安全防护网,但对于病毒的监管手段需要进一步强化。

    1、移动安全生态产业链进一步构建与完善

    面对手机病毒凶猛的袭击,各类手机商家纷纷与杀毒软件厂商、安全软件商携手展开各种形式的合作。目前腾讯手机管家联合20多家企业共建移动安全生态系统。

    2、病毒入侵手段智能化、目的驱利化

    手机病毒入侵手段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增强更加智能化。手机病毒更多的用于制毒者与制度机构用来谋取个人或组织利益,加深损害了手机用户的切身经济利益。

    3、手机病毒因逐利向热门系统平台迁移、病毒应用技术增强

    安卓系统成为病毒的最热门的系统平台。手机安全软件的病毒查杀能力越来越强,而手机病毒的技术手段也将变得更加高明,不断获取利润价值。

    4、手机病毒窃取隐私成潜在重大趋势 

    手机隐私与手机用户的价值和人身安全息息相关,成为病毒新的盯梢和窃取目标,用户的基本隐私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0人已赞

关注我们

泡泡网

手机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