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网音频频道 PCPOP首页      /      音频     /      新闻    /    正文

牛哥煮酒 多媒体音箱十五年那些事儿

    

    泡泡网音频频道7月29日 多媒体音箱自从诞生以来,就伴随着很多值得回味的事儿。回想起这些事儿,烧友们的心情总是特别兴奋。这些事儿里,有令人想一探究竟的,有令人不禁感慨的,有令人苦笑不得的等等。让我们回到从前,一起去看看那些事儿吧。

牛哥煮酒 多媒体音箱十五年那些事儿

    首先,简单说一下多媒体的诞生。多媒体音箱应该说得益于声卡的发展,但是多媒体音箱的诞生却比声卡晚了两年。所以说,多媒体音箱一开始就有着很多令人琢磨不透的特点。

    世界上最早的多媒体音箱是奥特蓝星于1991年出品的,然而就是这个世界靠前的牌子在大陆市场,多媒体音箱消费者却完全不买账,甚至还弄得它灰头土脸的。

    之后中国的多媒体音箱发展,就像一片荒原,偶尔有一些绿色点缀其中。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润宝轻骑兵这个牌子,在众多的绿色中,这算是一个比较耀眼的。这点绿色让烧友的眼前明亮了许多,但是真正的多媒体音箱发展还没有到来。

    直到1996年,中国的多媒体发展才进入了自己快速发展的时期,为什么说这一年中国的多媒体才算真正的进入了自己的发展期呢?因为这一年,轻骑兵分裂了。据传是因为分配利润不公,当然没有得到实证,就是真的是那样,以现在这些风云人物来说,他们也不可能承认的。就在这一年,北方诞生了三个至今仍纵横音箱市场的公司:轻骑兵,漫步者,冲击波。这种三分天下的局面奠定了多媒体快速发展的坚实基础。

    多媒体音箱的一开始就充满了回味无穷的事儿,这就注定了多媒体音箱的发展肯定不是那么风平浪静的。

    1997年创新在大陆市场推出了PCWorks 2.1,这可是多媒体音箱史上的第一款2.1音箱。这款音箱的上市,给多媒体音箱市场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同时也宣告了多媒体2.1音箱时代的到来。

牛哥煮酒 多媒体音箱十五年那些事儿

    其实这款音箱的质量在现在看并不怎么样,低音炮不防磁,还有一个收音机效应问题。最令人可笑的是,居然还创出了“收音机”典故。当时,这款音箱把低音音箱单独分出来,对音质的提高,那可是了不得的。这款音箱在当时高达840元的售价下,竟然还屡屡脱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个奇迹也给国内多媒体厂商上了一堂意义深远的课,从此国内多媒体厂商走上了追求外观和声音风格的道路。

第一冤案

    1998年,麦蓝(麦博)公司发布了其第一款产品M-200。这款产品是国内品牌的第一套2.1音箱,它的上市为麦博公司掘到了第一桶金。

牛哥煮酒 多媒体音箱十五年那些事儿

    这款音箱第一次提出了“低音炮”这个名词,并且沿用至今。而且他们以200元左右的低价,把2.1音箱拉到了主流音箱里面。然而就是这样的一款音箱,却被网友们无情的抛弃了,淹没在多媒体音箱浩瀚史里。因为后来惠威M-200的巨大成功,M-200这个型号几乎成了惠威的专有名词,从此麦博的这款音箱不得不忍气吞声,过上了暗无天日的生活,当然,说起低音炮的来历时,大家才会想起它。这不能不说是多媒体音箱历史上的一大冤案。

    M-200这个型号,麦博至今还在沿用,这也可能是其鸣冤的唯一办法了。虽然这个型号的音箱早已不是原先的样子了,但是也可以买来重温一下麦博的当初。

    1999年,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漫步者推出R201T、R1900T等,大受市场欢迎。轻骑兵推出国内首套内置USB声卡音箱,惠威M-200这个凶手也逐渐浮出水面。

    但是这一年真正值得回味的事儿,却是三诺公司首先推出的平面艺术音箱。这是三诺公司第一次全面展现在用户面前。其实这些平面艺术音箱都是些伪平面艺术音箱,基本上都不是NXT结构的,它们大部分采用的是超薄的箱体,超薄的扬声器制造出来的。

漫步者R301T北美版音箱

    当时漫步者也推出了自己的平板音箱,上图就是漫步者的R301T北美版平板音箱,可以说这是平板音箱的代表。从外观上看,两个超薄卫星箱和方方正正的低音炮放在一起,有点儿不协调的感觉,但还是不乏现代感与时尚感的,而且它的音质音效还是不错的,目前这款音箱还有卖。就是这些平板音箱,在当年可是被炒的热火朝天。

三分频2.1音箱的问世

    其实三分频技术,早就有人提出来了,但是直到2000年才由轻骑兵推出。三分频技术就是为了弥补高音上的明显衰减以及中低频衔接的凹陷现象而采用用的技术。轻骑兵最先一批推出的这款音箱型号为B1,这是国内第一款三分频2.1音箱。三分频的设计巧妙地弥补了二分频2.1音箱在声音表现上的缺陷,使2.1音箱的音质及声音定位有了明显的提高。

轻骑兵B1音箱

    这款音箱几乎垄断了2.1音箱中端市场,获得了巨大成功。然而就是这样的一款产品,却没有推出针对不同市场的全系列三分频2.1产品。这就使其看起来就像现在的台湾一样,孤零零的独子一样。难道当时轻骑兵秀逗了?

    2001年,朝露推出了“准HiFi多媒体音箱”,这是中国独有的,它创造了一个“准HiFi"时代,从此多媒体音箱音质逐渐向HiFi靠拢。然而就是这一个朝露却把大名鼎鼎的IT界媒体巨子《短歌行》给封杀了,据说是因为仅仅100元。

牛哥煮酒 多媒体音箱十五年那些事儿

     这就是当年大名鼎鼎的朝露A100,这款音箱在短歌行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巨大的辉煌。但是后来有网友爆料,说短歌行卖出一套音箱时,会给短歌行100元的回扣。这下子,网友们的心那可是哇凉哇凉的。在当时,短歌行那可是烧友们心中的殿堂呀。要知道,客观公正那可是媒体业纯洁的灵魂所在呀。如今这个纯洁的灵魂已被铜臭所玷污,烧友们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那种伤心是无法体会的。

    其实,媒体业也需要生存,也需要资金支持,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原因在于你不能吃提成,特别是和某一品牌合作。卖得多,提得多,这是媒体业的大忌。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本来媒体业经商就有了人家走狗的嫌疑了,你再搞提成,那你在人们的心里就是真正的走狗了(这话有点难听,但这是我真实的想法,因为我对走狗就是恨之入骨的)。想想,谁愿意听走狗说些什么呀?

可怜的独立功放诞生

   2002年,这一年,麦博公司发布了A-6301音箱,在多声道音箱流行的时代,这款音箱可算是独辟蹊径了。这款音箱采用了独立功放设计,这可是国内第一款独立功放音箱。当时谁又会想到,这款音箱开创了一个独立功放时代呢?

麦博A-6301音箱

    就是这款音箱,引发了后来麦博和三诺的“独立功放之父”之争。当然,这次争斗以麦博的胜利而告终。然而,就是这样的一款音箱,给淹没在当时牛X的不得了的漫步者R1900TII和惠威T200A的光环下。这也算是麦博公司的又一大悲剧吧(麦博的两次悲剧都和惠威有关,估计现在麦博对惠威的恨……,小弟在这里YY了)。

    也许是因为有着莫大的冤屈的原因吧,所以在争“独立功放之父”的冠名权时,不惜打乱自己市场的节奏。不过细想之下,到了那地步,任谁也咽不下这口气的(小弟在这里还有一YY的想法,那就是把麦博公司改成渊博公司更好,渊取冤的谐音)。

    2003年,这真是多媒体音箱史上异彩纷呈的一年。

    拆机件事件 这是关于世代公司的,这是多媒体音箱历史上重大的一次事件,而且和泡泡网有关的。那一年,泡泡网的社区里面,有人(这人是谁?)揭露了一个令人震惊而且愤怒的事实,那就是世代音箱的电子元件里有很多是从旧的机器上拆下来的。

    这可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这叫欺骗消费者,广大的消费者是不用找消协的,消费者反抗的方式比消协要狠的多,那就是你欺骗我,我就让你死。后来又有一位化名“骏马”的网友,以极其愤怒的心情,携其专业测评技术,列举了世代旗舰产品V300的种种罪恶行径。从此这位“骏马”兄名垂多媒体青史,但是之后这位“骏马”却销声匿迹,成为一桩历史悬案,而世代这个品牌在声势浩大的口伐大军面前烟消云散。

    E3100现象 也是在这一年,漫步者推出了E3100音箱,当时的漫步者估计也不会想到,这款音箱造就了属于其自己的“E3100现象”。

漫步者E3100音箱

    这款音箱可能是多媒体音箱史上销售量最大的单一型号产品。当时的消费者是很执着的,就认这一型号的音箱了。“E3100现象”和“爱普生1600K现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漫步者甚至连自己的产品都得给E3100让步,消费者只认这一型号的音箱,真是让漫步者伤脑筋。“E3100现象”是怎么来的,始终是一个谜,甚至连漫步者自己都说不清楚。

    180=2300 估计大家肯定明白了,这就是三诺的N-20G。这款音箱据说当时是一款为凑数而送去评测的一款产品,本来是预备停产的。

三诺N-20GII音箱

    就是这么一款音箱,引发了IT媒体的一场口水战。这个180=2300就是在《微型计算机》这个刊物上发布出来的。这就是一个用词不当,但是《微型计算机》的编辑在这里遭受了百口莫辩的冤屈,看来编辑也不是那么好做的,也得战战兢兢的摆弄文字,一旦被人抓住言辞上的漏洞,可能就要惹火上身,烧得自己体无完肤了。三诺也不是傻子,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他们迅速推出了N-20GII,一举改变了此前三诺在用户心中一直留下的“不会做声音” 的印象。从此奠定了三诺今天的地位。

    也许是2003年发生的事情太多了,这一年倒是没什么太值得称道的事发生。轻骑兵在这一年发布了X10笔记本专用音箱,标志着多媒体移动便携音箱时代开始,但是这款音箱并不适合笔记本当时发展的现状,所以并没有创造出什么辉煌。

轻骑兵X10音箱

    这就是开创了多媒体移动便携音箱时代的轻骑兵X10.

    这一年,漫步者推出高端音响产品S2000。由于放音单元的问题,这款产品推迟了两年才上市,上市之后却暴露出了众多的品质问题。幸好,漫步者及时调整策略,采用了召回音箱的策略,这可能是召回制度的开端吧。这种策略的效果十分明显,成功地挽救了漫步者的这次品质危机。让用户也明白了漫步者做好产品的决心。

漫步者S2000音箱

    这款音箱成为了漫步者崛起的一个标志。有着品质问题的音箱,当然这个问题成功解决了,然而这款音箱却成为一个标志性音箱,这也算是一大怪事了。

无心插柳柳成荫

    2005年,MINI这个词开始流行。这要归功于漫步者M2这款迷你型音箱。这款音箱的初始,只是一款实验性的产品,说白了,就是一款随便玩玩的产品。

漫步者M2音箱

    这款音箱直到上市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连漫步者自己都怀疑有没有人买这个不结实的木头小箱子。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小的东西却创造了一个奇迹,成为当年最热销的产品。这与中国人狭小的居住空间是不无关系的,也折射了中国房地产业当时蓬勃发展的现象。音箱消费也得紧跟社会发展形势,这是毋庸置疑的。

    2006年,可以说是独立功放大爆发的一年。这一年,有上面提过的麦博、三诺的“独立功放之父”之争,也有领头羊漫步者独立功放C1的姗姗来迟。

漫步者C1音箱

    C1这款音箱是众多漫步者音箱爱好者期待已久的。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这款音箱的上市稍微滞后了一点,而且,漫步者独立功放的音箱大部分都是以前的旧的产品整合起来的。这就有点让网友们有点纳闷了,难道漫步者对独立功放并不认同,要知道,漫步者在紧跟成功者的步伐,并超越成功者策略上,那可是天下无敌的。不管怎么说吧,毕竟漫步者承认了独立功放时代的到来。

千呼万唤始出来

    2007年初惠威的M200 MKII音箱在经过无数次跳票之后,终于与大家见面了,这款音箱成为了2007年多媒体音箱的一大亮点。人们都知道这款音箱在2006年跳票了多次,但是其创造的跳票时间记录,那才是旷日持久呢。

惠威M200MKII音箱

    M200 MKII这个型号最早提出于1999年,但是不知为什么,M-200MKII在新闻稿都发了的情况下,又宣布取消。随后就没了音信,直到2006年,惠威又提起M200 MKII这个型号,当然,这款音箱早已不是当年的M-200MKII了,但是却又玩了几次跳票,直到2007年初,这款音箱才终于现出了“庐山真面目”。可以说,这是一款跳票时间最长的一个型号了,千呼万唤始出来形容这款音箱一点不为过。

    2008年,疯狂的一年,那一年真的是“涨”声四起。人们经历过了太多的物价飞涨,也习惯了物价飞涨。而电子类产品,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不会涨价的。然而,多媒体音箱这个异类,这个电子产品中的异类,却涨价了。

    在人们的印象中,电子产品只会越来越便宜,一款产品不降价就够可以的了,但是热卖一段时间后宣布涨价,这是让消费者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音箱厂商异口同声地提出了“价格上涨,是对消费者的一种负责的行为!”这一口号,无论如何吧,消费者还是很体谅多媒体音箱厂商的,慢慢接受了涨价的现实。

大放异彩

    2009年,金融危机如海啸般向中国袭来,国内众多行业厂商哀嚎一片。多媒体却风风火火,风光无限。音箱产业业绩不降反升,这也使多媒体音箱行业成为了2009年的一大亮点。

    这一年可圈可点的事,就是傲森和斯巴克的品牌合作。可以说,这是金融危机下,傲森幡然醒悟的开始,这时的他开始考虑自己失败的原因了。其实傲森公司是国内多媒体音箱行业中最大的代工企业之一,以前他们也曾给国内多媒体音箱行业带来了不小的震动。

傲森PA-328P音箱

    傲森公司在成立之初设计的产品是很符合现代家居生活的,做工也非常精细,而且其背靠泰华集团这颗大树,可以说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但是网友们就是不买账。傲森只好屈尊降贵,打开了价格战。这不能不说是国内多媒体行业的一大怪事。

    2010年,漫步者成功登陆国内A股中小板。这可以说多媒体史上一件标志性的事件,这说明了社会对这家企业资质的认可。其实股票上市,说白了,就是募集资金,以扩大产能。

牛哥煮酒 多媒体音箱十五年那些事儿

    本来预备募集资金来扩充生产线的,谁知,一下子竟超募了4个多亿。这在A股中小板市场上是不多见的。记得张文东好像说过:银行也是嫌贫爱富的主。所以漫步者做到这么大,还没贷过银行一分钱。超募了这么多,怎么办?买银行理财产品,而且可以滚动使用。你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一个“滚动使用”,从这里面可以看出,漫步者在宣布自己的实力,而且是向银行。这真是有够牛的了。

    2011年,也就是今年,是MINI音响大爆发的一年,便携成为了一种时尚。目前,2011年才过去一半多一点,不便评点今年的事儿了,希望大家拍砖。

    多媒体音箱风风雨雨走过了这么多年,几乎每年都有一些令我们回味无穷的事儿发生,这也算是多媒体音箱的一大奇观吧。小弟知识浅薄,有些值得回味的事都没写到,希望大哥大姐们拍几砖。以上有虚构成分或夸张成分,请各位大侠手下留情。

    最后声明一下,这些资料全部来自于互联网。主要参考资料为《中国多媒体十五年》及《多媒体发展史》。<

0人已赞

关注我们

泡泡网

手机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