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网显卡频道 PCPOP首页      /      显卡     /      评测    /    正文

超强非公版!蓝宝HD5870/5750深入解析

    泡泡网显卡频道11月12日 近几年来电脑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突飞猛进,更多的新技术使电脑的功能更加完善,电脑已经更多的成为我们主要的游戏娱乐工具。尤其是在游戏方面,已经从最开始粗糙的2D横板类游戏逐渐演变为目前几乎可以以假乱真的3D游戏,游戏开发商也在不断的推出画质更为逼真、场景更为真实的游戏大作。而这一切都与显卡的强劲性能密不可分。

画面真实的DX11效果

    目前关注度最高的显卡就要说是AMD最新发布的首批支持DX11并且采用40nm工艺的HD5000系列显卡。HD5000系列显卡的出现着实令我们眼前一亮,不仅在性能上使AMD重新回到单卡性能王者地位,功耗以及发热量相比之前产品也有相当大的改进。

    目前市场上产品大多数都为公版产品,虽然能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要,但也有一小部分玩家抱怨其风扇声音有些吵,温度有些偏高。为了解决用户的这一烦恼,蓝宝第一时间推出了基于HD5000的非公版产品——Vapor-X HD5870和Vapor-X HD5750,这两款产品在散热方面有很大加强,下面我们就来深入的介绍这两款产品。

 

    在介绍具体产品之前我们首先对AMD HD5000产品做一简单了解,以方便我们弄清产品的定位。与乱改名字的NVIDIA不同,AMD产品线的命名策略十分清晰,HD5800系列定位高端,HD5700系列定位中端,每一个系列又分为两款产品:后缀70代表高频高规格,后缀50代表低频低规格。由于新一代GPU的规格全面翻番,因此新中端显卡的定位正好与上代高端处在同一档次。

HD5870/HD5850和HD5770/HD5750规格全表:

    AMD中国官方指导价格:

    HD5870:1600SP、1GB 256Bit GDDR5、850/4800MHz、3299元
    HD5850:1440SP、1GB 256Bit GDDR5、725/4000MHz、2299元
    HD5770:800SP、1GB 128Bit GDDR5、850/4800MHz、1199元
    HD5750:720SP、1GB 128Bit GDDR5、700/4600MHz、799元

● HD5000系列四款公版显卡全家福:

    可以看出,虽然四款显卡的价格定位和性能差距很大,但输出接口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双Dual-Link DVI、HDMI、DP四接口配置,完整保留了AMD创新的“Eyefinity”技术,最大支持三个2560x1600的分辨率,为游戏玩家提供三屏环幕输出。

Cypress(RV870)和Juniper(RV840)核心架构图

Cypress(RV870)核心架构图

Juniper(RV840)核心架构图

    通过架构图来看,RV840核心无论SIMD阵列还是ROP输出部分都只有RV870的一半,也就是说流处理器、纹理单元、光栅单元、一二级缓存、显存控制器全部减半。RV870很像是由两颗RV840组合而成的核心。

Cypress(RV870)和Juniper(RV840) GPU实物图

    上图为游标卡尺的实测数据,RV870的封装面积正好是RV840的两倍。笔者测出来RV870的核心面积是350mm2,但AMD官方公布的核心面积是334mm2,有一定的出入,GPU核心封装面积是要比实际面积大一些。因此RV840的核心面积也应该比175mm2稍小一些。

    HD5000系列最大的改进就是支持最新一代图形API——DX11。之前DX10带来了众多绚丽无比的新特效,但“滥用”各种特效最终导致GPU不堪重负。而GPU自身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如果制造工艺跟不上的话运算能力很难取得突破。因此,必须通过不断改进架构运算效率来进一步提升3D图形性能。在DX10之后,微软也开始将重心集中在如何提升算法和效率上面,而不是一味的加入新特效或提高模型复杂度。

屈指可数的DX10.1游戏

    此后微软发布了DX10.1 API,对DX10进行了小修小补,DX10.1的更新内容相比DX10没有什么革命性的改进,大部分内容都是提高GPU的资源利用率。因此DX10.1没能得到游戏开发商足够多的重视,并没有像当年的DX9C那样迅速成为主流。

    因此,在DX10发布四年、成为主流之后,业界将期望都寄托在了DX11身上,虽然DX11并没有带来全新的特效,但却通过各种手段提升了GPU的渲染效率,当GPU有了富裕的运算资源之后,游戏开发商就可以大胆的去使用更多的特效和技术,如此一来DX11游戏很容易就能从画面到速度全面超越DX10游戏!

    以上说了这么多DX11的优势,相信很多玩家对于DX11的实际效果比较关心,“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下面我们通过Unigine Engine最新的DX11测试程序Heaven中的截图,让大家体验一下DX11所带来的魅力。

● DX10

● DX11

    在这幅图中,大家注意观察左侧的墙壁(以及凸出石块的阴影)、右侧的台阶和下方的鹅卵石路,在DX10模式下,石块间的缝隙使用传统的视差映射贴图技术渲染而成,也有一定的立体效果,但不够明显,而且缝隙间不存在真正的阴影。视角拉的很近的话,立体效果就会消失,因为那只是欺骗人眼的贴图而已。

    而基于DX11技术的Tessellation生成的是实实在在的顶点和曲面,所有的岩石、台阶和石块都是独立存在,而不再是平面上的虚拟贴图而已。一经对比,视觉反差十分强烈!

    以上就大致介绍完了新一代AMD HD5000的新特性以及技术优势,下面开始具体介绍蓝宝最新推出的两款非公版产品。这两款非公版产品与公版产品最大的改进就在于散热方面,它们都采用了蓝宝独家研发的真空腔均热板散热技术Vapor-chamber,大大加强了散热效果。

    Vapor-chamber运作详解

    1.均热板底座受热,热源加热铜网微状蒸发器——吸热

    2.冷却液( 纯净水)在真空超低压环境下受热快速蒸发为热空气(<104 Tor或更少)——吸热

    3.Vapor Chamber采用真空设计,热空气在铜网微状环境流通更迅速—导热

    4.热空气受热上升,遇散热板上部冷源后散热,并重新凝结成液体—散热 

    5.凝结后的冷却液通过铜微状结构毛细管道回流入均热板底部蒸发源处—回流,回流的冷却液通过蒸发器受热后再次气化并通过铜网微管吸热>导热>散热,如此反复作用。

    在显卡的散热中,通过Vapor-Chamber真空腔均热板与核心接触,将显卡核心的巨大散热迅速吸收,再通过三条压扁大面积接触的热管与散热鳍片,以最快的速度将热量均衡到整体散热器上面,充分利用风扇份量散热,内藏在散热鳍片中的热管则加速热量导流。

    蓝宝石Vapor-X HD5870从外观上看一改公版沉闷的外形,采用了超酷的类似于汽车引擎般的外观,使得产品卖相十足。散热器采用了蓝宝自行研发的真空腔均热板搭配三根热导管,理论上相比公版产品散热效果更加理想。另外多孔的导风罩,也能进一步加强散热能力。

  

    风扇采用了4针接口,可以在温度不高的情况下降低转速以达到静音的效果。这样做也可以延长风扇的使用寿命。

    在输出方面与公版HD5870没有任何区别,同样是双Dual-Link DVI、DisplayPort和HDMI的设计,最大可同时输出三个2560x1600的分辨率,实现超大屏幕的环幕技术,为发烧游戏玩家提供梦幻配置。

    取下散热器可以看到这款产品采用了“原汁原味”的公版设计,PCB为象征高端的黑色PCB,用料方面全部采用了日化固态电容,在供电部分则采用了比较豪华的数字供电。

  

    RV870核心拥有高达21.5亿晶体管,达到了上代RV770的2.25倍。但在40nm工艺的支持下,核心面积却只从263mm2升至334mm2,增幅只有1.27倍(比400mm2的GT200b核心小很多)。因此RV870的规格虽然听起来很吓人,其实功耗和发热不会很高,成本也会随着40nm工艺投入量产、良品率提高而直线下降。显存颗粒使用了8颗三星GDDR5颗粒组成1024M 256bit的规格。

    与N卡相比,A卡在做工用料方面一直都以奢华而著称,HD5870的供电设计采用了4+2相数字供电。GPU核心供电主控芯片为VT1165MF,它最多可以支持六相供电,显存供电为两颗VT243WF,用料上延续了公版产品的豪华品质。

    Vapor-X HD5750虽然相比HD5870定位较低,但依然秉承了蓝宝一贯的优秀做工,散热器同样采用了真空腔均热板,由于HD5750的发热量减小并没有使用热管,但散热效果依然强劲。

  

    风扇扇叶采用了折边设计,理论上可以降低切风时的噪音。风扇采用了2接口,虽然不支持变速,但在实测时转速很低,噪音不是很大。

    在输出方面与公版HD5870没有任何区别,同样是双Dual-Link DVI、DisplayPort和HDMI的设计,最大可同时输出三个2560x1600的分辨率,实现超大屏幕的环幕技术。

    PCB沿用了蓝宝惯用的蓝色PCB,在设计布局上仍然采用公版设计,但在用料方面又有些加强,使用了富士通电容以及蓝宝特制的全封闭电感。

  

    HD5750的核心流处理器从800个精简至720个,只少了80个,缩水程度比HD4830、HD4860小多了,因此性能损失会比较少。显存颗粒使用了4颗现代GDDR5颗粒组成1024M 128bit的规格。

    HD5750由于功耗的大大降低,放弃了数字供电设计,但还是保持了3+2相供电,每相供电搭配3个MOS,用料方面使用了富士通固态电容和蓝宝特制的铁素体电感。

● 测试平台

● 测试方法

    N卡支持PhysX,在3DMark Vantage CPU测试子项中成绩会翻几倍,最终总成绩会提高不少,由于本次测试主要考验显卡的渲染性能,因此在N卡驱动中关闭物理加速,避免CPU成绩影响总成绩。

    由于所测显卡性能比较强劲,因此在游戏测试中统一将画质设定为1920*1200 4AA,并且为了公平起见在DX10.1游戏中,A卡开启DX10.1选项。

● 3DMark Vantage

    3DMark Vantage是业界第一套专门基于微软DX10 API接口、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需SP1)打造的综合性基准测试工具,能全面发挥多路显卡、多核心处理器的优势,可以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满足PC系统游戏性能测试需求。

    从测试的结果中可以看出,HD5000全面超越相同市场定位的GTX285与GTS250,看来AMD新一代产品的确相比之前进步不少。

● DX9游戏测试:《街头霸王4》

    《街头霸王4》是今年7月份刚刚发布的一款游戏,该作从XBOX平台移植而来,凭借着《街头霸王》的名声使得这款最新的作品格外受欢迎,新作品对显卡也有很高的要求。

    《街头霸王4》对于显卡性能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可以看出在最高画质下4款显卡均能很流畅的运行,其中HD5750由于显存带宽的不足稍稍落后于GTS250。

● DX10游戏测试:《生化危机5》

    《生化危机5》游戏故事设定在1代洋房事件10年后,主角为原S.T.A.R.S队员克里斯(Chris),他曾在1代中担任主角。游戏承袭《生化危机4》的基本系统,同样采用第三人称背后视点的动作冒险方式呈现。不同于先前系列作惯用的黑暗场景未知恐惧感,本代将以明暗激烈转变下所造成的短暂视力丧失,来展现另一种不同的恐惧感。

    《生化危机5》这款游戏对于显存带宽的要求很高,256bit的HD5870和128bit的HD5750暂时落后于对手。

● DX10游戏测试:《冲突世界》

    《冲突世界》采用了自行研发的MassTech引擎,支持多种当前的主流显示特效,如容积云,景深效果,软阴影等,光照系统也表现出色,尤其是半透明的容积云特效营造出了十分逼真的户外场景,物理加速结合体积光照渲染出了最逼真的爆炸效果。

    《冲突世界》似乎对显卡的要求甚为严格,HD5750与GTS250只能勉强运行,从测试成绩上看HD5000系列完胜于对手。

● DX10游戏测试:《孤岛危机:弹头》

    《孤岛危机:弹头》作为新一代显卡杀手,继承了前辈的特质,连目前最优异的双核心显卡都不能完全征服,但是出色的画质表现却让无数玩家魂牵梦绕。除了支持逐象素光照技术、法线贴图、位移贴图等传统功能外,其先进的SHDER系统还可以使用各种纹理通过特殊算法实时产生更为真实的阴影、泥泞、冰冻等特殊表面材质效果,另外,一些最新的由DX10引入的特效如实时逐象素光照、凹凸反射/衍射、容积、动画贴图等在游戏中也有体现。

    这款游戏不愧被称作“显卡危机”,只有HD5870才能勉强的称作能够流畅的运行这款游戏。

● DX10.1游戏测试:《鹰击长空》

    《汤姆克兰西之鹰击长空》是最近刚刚发布的空战模拟类游戏大作,其中大量采用了HDR、体积云、体积光等高级DX10效果,是比较考验显卡性能的测试游戏之一。

    DX10.1游戏自然是AMD的强项,可以看出A卡全面大幅领先于同档次的N卡。

● DX10.1游戏测试:《晴空》

    虽然整体画面效果没有《CRYSIS》出色,不过其应用的光线追踪渲染技术还是非常考验显卡性能的,很多勉强通过了《CRYSIS》考验的显卡却在《晴空》面前纷纷落马。

    值得一提的是,《晴空》对于DX10.1的支持比《鹰击长空》更完美,开启DX10.1不但能够提高性能,还能进一步提升抗锯齿和光影画质,“DX10.1无用论”不攻自破。成绩毫无悬念AMD再次完胜。

DX11游戏测试:《BattleForge》

    《BattleForge》是EA旗下德国Phenomic游戏制作室研发的全新即时战略网络游戏。在《BattleForge》中,玩家依靠收集、交易卡牌来建立庞大的军队。通过在线赢取、交易和购买卡牌来组成你强大的阵容,混合搭配不同属性的卡牌来和朋友进行在线战斗,或是在大规模的在线战役中取得胜利。

    在DX11测试中HD5870和HD5750的性能得到彻底释放,两款产品大幅领先于不支持DX11的GTS250和GTX285。

DX11游戏测试:《Heaven》

    也许很多人都没听说过Unigine Engine(虚拟现实引擎),但这家小公司一直在不断的努力并进步着,此前已经发布了诸多版本的Demo或者测试程序,第一时间对DX10、DX10.1提供支持并支持Benchmark模式,而且能够向下兼容DX9及OpenGL,为测试者提供多种画面对比和性能对比模式。

    这个测试成绩比较考验的性能,因此我们将分辨率降为1680×1050进行测试。测试的结果与之前的情况相同,HD5000系列完胜。

    高端显卡强劲的性能可以为玩家带来非常完美的游戏体验,但高端显卡也普遍都存在发热量大这一“顽疾,使玩家们苦恼不已。在本文开始的时候我们曾经介绍过蓝宝所研发的真空腔均热板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显卡的发热量,而事实果真如此吗?下面我们就来对比一下。(由发热量最大的HD5870做比较)

● 待机温度

公版42.5度

蓝宝39.5度

    与公版相比蓝宝HD5870的待机温度不是很明显,都为40度左右。这主要是因为核心本身待机温度控制的已经很好,温度下降的空间已经不大。

● 满载温度

公版81度

蓝宝61度

    结果很明显,在Furmark的满负荷摧残下,公版散热器已经招架不住核心的热量,温度猛增至81度。而采用了真空腔均热板技术的蓝宝HD5870则稳定的保持在60度左右。

    通过我们以上比较全面的测试,可以看到蓝宝的这两款产品凭借于新一代HD5000系列核心构架的优势,在大部分游戏中大幅领先于同价位的产品。并且借助于真空腔均热板散热技术使得发热量大幅降低,真正使显卡“退烧”。

    总的来说所测的这两款产品全部延续了蓝宝所一直坚持的做工,不仅采用了豪华的公版设计,在用料上甚至也超越了公版的标准(HD5750)。其相比公版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真空腔均热板散热器,使得用户真正不用再为显卡的高热而发愁。因此综合来看,这两款产品非常适合超频玩家使用。■<

0人已赞

关注我们

泡泡网

手机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