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网存储频道 PCPOP首页      /      存储     /      动态    /    正文

一粒普通的沙子 是如何蜕变成一颗闪存颗粒?

  SSD主要由主控和闪存构成,而占据了SSD 70%成本的闪存颗粒,毫无疑问是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作为存储单元,闪存颗粒是如何被锻造出来的呢?

  闪存芯片同各类芯片一样,尽管用途与性能大有不同,但在材料上同宗同源,是的,它们都来源于沙子。

  芯片的基础是硅晶圆,而硅元素普遍存在于我们日常所见的沙子中,尤其是石英砂,所以石英砂通常被用作芯片制造的原材料。虽然原料来源丰富,但把平凡的事物变成不凡总要经历磨练,从普通的沙子变成昂贵的晶圆,得经历三个过程:硅提炼及提纯、单晶硅生长、晶圆成型。

  首先是硅提炼。被选用的石英砂会被放入一个高达2000℃的电弧熔炉进行提炼,得到纯度约为 98% 的纯硅。

  但98%的纯度还无法达到芯片级晶圆的生产要求,还需要进一步提纯。经蒸馏与化学作用后,最终提炼出纯度高达 99.999999999% 的多晶硅。

  第二步就是单晶硅生长。单晶硅生长通常采用直拉法,就是将已提炼好的高纯度多晶硅放在石英坩埚中,通过高温将其融化,然后提供一个籽晶即过冷度,边旋转边提拉,冷却后就生长成了与籽晶内部晶格方向相同的单晶硅棒。

  单晶硅棒生产出后,将其按照适当的尺寸进行切割、研磨、抛光,晶圆片就成型了。

  以上三步的完成,只是宣告沙子完成了向晶圆的华丽蜕变,但真正要变成芯片或者具备存储功能,还需要进行涂膜、曝光、显影、蚀刻、离子植入等精密操作。因为工艺难度极高,需要非常高精尖的光刻机才能完成。

  完成上面的几道工艺,晶圆上就形成了一个个格状的晶粒。通过针测的方式对每个晶粒进行功能性检测,合格的晶粒就被组装进电路板中。

  因为晶粒厚度薄,硬度小,为了防止受到损坏,厂商通常会在上面加封保护罩并打印上厂商名字和编码。例如影驰ONE 240 SSD,采用的是东芝原厂3D NAND Falsh,我们直接就可以从封装上可以得到这些信息。

  所以,闪存芯片可以说是沙子历经千锤百炼之后,加以先进的制造工艺技术才形成并具备存储功能。

  影驰ONE系列SSD,坚定采用东芝 3D NAND一种原厂闪存,严选优质颗粒,从源头保证颗粒的纯净性,始终如一为用户提供上佳的使用体验。

       注: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提醒: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0人已赞

关注我们

泡泡网

手机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