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网主板频道 PCPOP首页      /      主板     /      评测    /    正文

X58小板皇之争!LANParty大战ROG Gene

    曾几何时,Micro-ATX型主板一直是低端主板的代名词,这些主板的芯片组往往都是入门级别的整合芯片组、性能最低、扩展性一般、做工是能省则省、超频更是别想,基本上除了贪图便宜的用户或被忽悠的菜鸟之外无人问津。而主板厂商似乎也认可这一观点,多使用低端芯片组或者过时的老旧芯片组,长此以往致使Micro-ATX成为缩水的代名词,为主流用户和高端玩家所不齿。

Micro-ATX主板只比普通主板短一点而已,扩展能力较差

    其实Micro-ATX主板的本意并非缩水,而是压缩体积、高度集成,方便小机箱或者HTPC使用。Micro-ATX主板会把PCI扩展插槽数量砍掉一半,从而缩减主板的纵向长度,也可能会把内存插槽数量砍掉一半,从而缩减主板的横向宽度,最终总面积减小约0.92平方英寸,比ATX标准主板结构更为紧凑。由于Micro-ATX主板扩展能力较弱,因此一般都把包括显卡在内能整合的东西全都整合了。

    时过境迁,如今的主板什么都集成了,而且整合的功能和性能也都不差,绝大多数用户的主板扩展槽上,除了显卡一般啥也不插,六七条扩展槽都处于闲置状态。与其这样浪费资源还不如使用体积更小的Micro-ATX主板呢?随着用户对个性化、小型化、客厅化方面需求的增多,主板厂商也注意到了这方面市场,纷纷推出高端的Micro-ATX型主板,这些主板不但做工奢华、具有较高的超频性能及扩展性,甚至可以支持双卡SLI或CrossFire,在CPU支持方面,也可支持市面上最新最高端的处理器。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两款可支持最新的Intel Core i7处理器的优异X58主板——Asus Rampage II Gene和DFI LANParty Jr X58-T3H6。

硬件规格对比:华硕功能更多更全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两款主板大小一样,结构也相似,那么他们之间的区别又是什么呢?为了让您看的明白,笔者特意做成表格,将两款主板的细微差异用数据呈现出来。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两款产品虽说芯片组一致,但板载芯片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功能性上,华硕gene略占上风,但从芯片性能来讲,DFI更胜一筹!

Asus Rampage II Gene的功能和布局

    与同门大师兄Rampage II Extreme相比,Asus Rampage II Gene只减少了一条显卡插槽,及一个千兆网卡,但体积却比Rampage II Extreme小了很多。

    Rampage II Gene可支持目前所有型号的Intel Core i7处理器,两条全速的PCI-E 2.0 16X显卡插槽,可支持双卡SLI或CrossFire,同时还有一条PCI-E 2.0 4X插槽和一条传统的PCI插槽。

    Rampage II Gene采用8相供电模式,我们可以看到,CPU插槽更接近主板顶部边缘,插槽上方并没有CPU供电模块,我们还不知道ASUS为何要如此设计。

    与ASUS P6T和FOXCONNBloodRage相同,Rampage II Gene有两种散热孔距,可同时支持LGA1366和LGA775散热器,方便用户升级。

    ASUS这次取消了软驱接口,对于Windows XP用户来说,安装AHCI驱动以及RAID驱动会比较麻烦。

    配件方面,除了一般主板标配的数据线、挡板、说明书、驱动盘之外,Rampage II Gene还附带了一个LCD Poster,可用来监控系统状态。

    由于要测试超频和功耗,所以我们将我们的BIOS设置放出来。

 

    华硕的界面将超频单独分成一个页面,诸如XMP电压和频率调节可以在一个界面中调节。

    方便用户保存设置文档,gene可以将设置保存为8份,便于用户调用。

DFI LANParty Jr X58-T3H6的功能和布局

    DFI LANParty Jr X58-T3H6看起来和ATX规格的DK X58-T3eH6相比,接口上减少了一条PCI-E 2.0 16x插槽和一条PCI插槽,SATA接口减少了2个,其余地方并没有太大变化。

    DFI依然保持了软驱接口,可方便Windows XP用户安装RAID或AHCI驱动。AHCI模式可曾加移动设备的热拔插能力。

    DFI LANParty Jr X58-T3H6提供了两条PCI-E x16 2.0规格显卡插槽,可支持双卡交火与SLI。扩展部分保留了1条PCI插槽与1条PCI-E x4插槽。

    供电方面,Jr X58-T3H6并没有采用UT X58那样的数字供电模式,而是为传统的6相供电设计。

    同时,主板还提供了一个DEGUG灯,当出现问题时,可方便用户诊断。

    配件方面LANParty Jr X58-T3H6主板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包括软驱线、IDE线,不过SATA数据线只有两条,同时还包括SLI桥接线及CrossFire桥接线。

    由于要测试超频和功耗,所以我们将我们的BIOS设置放出来。

   

   

    对DFI来说,其BIOS除了顶尖玩家外,一般人很难能够完全使用,如同一匹未曾驯化的野马!如果驯服好了,堪称神器。若驯化不好,则只能发挥其一半功力。

    对于玩家设定BIOS保存这间烦心事,DFI也有其高招,可以再每次正常启动后,备份BIOS设置,这样就算超频失败,BIOS清零后,也可迅速恢复到最后一次正确超频的状态。

    为了测试这两款X58主板的超频性能,我们选择了Kingston DDR3-2000 6GB内存。

    散热硅脂我们选择了低热阻的Zalman’s ZM-STF1。

    为了出色的的散热需要,以达到Core i7的超频极限,我们选择了Swiftech Apogee GTZ水冷散热器。

   作为对比,我们同时还选择了“全ATX标准”的ASUS P6T主板作为参考平台。

    测试软件方面。我们采用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测试项目。

    在COD:WAW测试中,两款Micro-ATX主板均领先于ATX标准的P6T主板,而Rampage II Gene的表现是最好的。

    Rampage II Gene再一次在Crysis高细节测试中领先。

    在FarCry 2测试中,Rampage II Gene与P6T的表现不相上下。

   在冲突世界的测试中,全尺寸的P6T领先于两款Micro-ATX主板。

    总体上看,两款小板型主板的PCIE效率较老款大板型主板略好一些,PS会不会是线路缩短引发延时降低带来的效果呢?(嘻嘻)。

    在Apple iTunes格式转换测试中,Rampage II Gene表现是最好的。

    Lame MP3编码测试看起来并不能体现三款主板性能的差异。

   在视频编码测试中,DFI略低于华硕的表现,不过差异仅是毫厘之间。

    数据压缩方面,3款主板的性能基本一致,几乎感觉不到区别。

    华硕gene在3d mark项目中领先。

    总体上看,大板型的P6T性能较小板型主板稍好些。

    在超频测试中,我们采用同一颗Core i7 920处理器,同样的核心电压设置和同样的内存设置,同时采用8线程的Prime95 x64去测试超频后的稳定性。

    在最高主频方面,Rampage II Gene较大幅度地领先于LANParty Jr X58-T3H6,本次测试同时也证明,M-ATX主板在超频方面丝毫不亚于全尺寸主板。

    当BLCK超到220MHz后,Core i7 920的主频将达到4400MHz,但这将需要更强的散热设备,故此我们将倍频降低到12X。在这个测试中,LANParty Jr X58-T3H6略微领先于Rampage II Gene。

    在内存超频方面,LANParty Jr X58-T3H6再次领先于Rampage II Gene。

    在功耗测试上LANParty Jr X58-T3H6以较大幅度领先于两款ASUS主板。

    DFI小板X58多数情况下落后于全尺寸的P6T,而Rampage II Gene则是今天真正的明星,赢得了微弱的性能优势。不过DFI的强项在功耗与超频测试上,可以看出,性能的优势是以更多的功耗为代价的,结合前面的功耗和性能测试,我们来看看这两款主板的平均效能:

    虽然性能上并不领先,但凭借良好的功耗控制,DFI LANParty Jr X58-T3H6领先Rampage II Gene达到了12个百分点。

    通过前面的测试我们看到,这两款高端的Micro-ATX X58主板在性能及稳定性方面完全不输于全尺寸ATX主板,并且在超频能力方面,DFI LANParty Jr X58-T3H6和Asus Rampage II Gene实际上已经超过了ASUS P6T。无论是组建高端HTPC用户,还是超频玩家,或是游戏玩家,这两款Micro-ATX X58主板都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0人已赞

关注我们

泡泡网

手机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