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网主板频道 PCPOP首页      /      主板     /      新闻    /    正文

1999-2009十款"经典"主板芯片组回顾!

    [泡泡网主板频道5月27日] 十年,在飞速发展的IT业可以说是一段很长的时间。细数过去十年,我们用的CPU从P3,K6到现在的Core 2和K10,内存从SDR到DDR2甚至DDR3,显卡的接口从AGP到PCI-E。那么,支撑所有这些配件的芯片组呢?这十年间发生过怎样的变化?又有多少经典的芯片组至今难以忘记?

    回忆芯片组,先来回忆一下生产芯片组的公司。十年前,Intel,VIA,SIS,ALI是当时的四大芯片组厂商,而如今,四去其三,依然存活在主流DIY市场的就只剩Intel,AMD和NVIDIA都是后起之秀。

    ● 昔日六大芯片组“金刚”

    Intel:一直都只生产自己平台的芯片组,虽然在过去十年曾经有过危机,但依然是重大技术革新的领导者。

    VIA:两个平台的芯片组都有生产,在P3时代依靠对某些新技术的支持曾经占据了不少Intel平台的份额,在AMD平台上更是没什么竞争对手。随着P4的推出和NVIDIA加入芯片组开发而逐渐退出主流市场。

    SIS:曾经最早推出了整合芯片组,专注于OEM市场Intel平台产品的开发,逐渐退出DIY市场。

    ALI:推出过有一些特色的产品,但还是没有能在主流市场上立足。

    NVIDIA:半路出家,曾经是AMD平台的霸主,在AMD收购ATI后表现不佳。

    AMD:收购ATI后推出了很成功的整合芯片组690G,继而推出了一代经典780G。

    十年,这些厂商推出了一代又一代芯片组产品,有的性能领先却因价格太高被市场抛弃,有的性能平庸却造就销量神话,有的创造老兵传奇,生存周期长达两年,有的却超级短命,推出不久就注定失败。

    也许很多年轻朋友对上面某些品牌没什么了解甚至没听说过,因为在这十年间,激烈的竞争让VIA等厂商退出了主流市场。但无论是依然坚持还是曾经辉煌的,这些厂商在这十年间推出了很多经典的产品。让用户体验到技术更新给我们带来的性能升级和更好的操作体验。就让我们看看这10年间都有哪些经典的芯片组。


    【雷人】不知道是搞砸了,还是他太另类了.....
    【改造】音箱改机箱城原子弹“小男孩”
    【超频】98GT原装散热超到这样算不算强悍??
    【分享】机器都泡在鱼缸里了
    【靓照】再刚猛的显卡也会被女人的温柔所融化
    【讨论】技嘉显卡回归大陆 渠道重组 晴雨难测
    【游戏】终结者4救世主完美安装版

    1999-2000年,这段时间Intel推出的新芯片组是比较失意的,810和820虽然采用了很多技术更新,但存在一些缺陷,加上价格不为用户接受,两款产品兵败滑铁卢。不过这两款芯片组的失败却成就了一代经典,440BX芯片组。

    芯片组:440BX

    推出时间:1997年

    经典指数:★★★★★

    同期其它芯片组:Intel 810/820,SIS 620,VIA Apollo Pro 133A

    440BX芯片组由北桥82443BX和南桥82371EB(或82371AB)组成,支持双CPU、100MHz外频、1024MB内存,并支持ECC内存校验,支持UDMA33和AGP 2X。后期主板厂商将其超频支持133MHz外频,添加第三方芯片以支持UDMA66甚至UDMA100接口。其生命从PII延续到Katmai、Coppermine核心的PIII。

    和VIA的Apollo Pro 133A支持AGP 4X和ATA66接口相比,440BX其实没有优势,在竞争如此激烈、技术更新一日千里的IT界特别是芯片组领域能够存活这么长时间可以说是一个奇迹。究其原因,440BX的后继者不被认可,只能在市场上孤军奋战,但由于得到了诸如技嘉等一线主板大厂的支持,加上440BX芯片组本身优秀的设计使其能够稳定地超频运行。于是主板厂商为其加入了第三方控制芯片以支持更新的ATA接口,超频使其支持133MHz总线,对PCI总线四分频保证了PCI设备的稳定性。可以说440BX的成功是Intel和主板厂商联手打造的。

    2001年,搭配P4的845芯片组成了Intel芯片组的主流,但最初的P4性能不佳,加上845芯片组一开始没有提供对DDR内存的支持,这一年Intel平台比较平淡。和Intel平台的死气沉沉不同,这一年AMD平台上有着很多值得一提的产品,最大的事件就是NVIDIA加入主板芯片组行业,那时NV刚刚收购了重要竞争对手3DFX,在显示芯片界暂时稳固了自己的霸主地位,于是带着一款重量级产品进军主板芯片组市场。

    虽然SIS早在98年就推出过集成显示核心的产品,但集成的核心和主流性能差距太大。而到了2001年,用户对3D性能有更进一步的要求,市面上却没有能够满足自己需求的集成芯片组。NV正是看到了这个契机,利用自己在显示芯片上的优势,推出了nForce整合芯片组。

    芯片组:nForce

    推出时间:2001年

    经典指数:★★★☆

    同期其它芯片组:AMD 760,KT266,I815

    nForce芯片组集成了GeForce2 MX显示核心,拥有T&L引擎,填充速率可达3.5亿像素/秒,其性能和之前的整合显示核心相比提高很多,至少让整合平台拥有了中低端独立平台的显示性能。并且还提供了对独立AGP显卡的支持,能够支持DDR和SDR两种内存,并且有些版本首次引入了双通道DDR内存的支持。从性能上说,NV的第一款芯片组做得很不错,之前VIA硬盘性能等方面表现一般,NV给AMD带来了一个更优秀的平台。但是,nForce偏高的售价阻碍了它的发展。NV的这款处女作在市场上并没有获得技术上相应的成功,不过随着nForce后继者的陆续推出,NV终于取代VIA成为了AMD平台上的霸主。

    2002年,Intel还是没有拿出多重量级的产品,只是845G和845E终于提供了对DDR333内存的支持。但在2003年,随着新Northwood核心的P4登场,为了更好地支持这个高性能的处理器,Intel终于又推出了一款经典产品,865芯片组。

    芯片组:865

    推出时间:2003年

    经典指数:★★★☆

    同期其它芯片组:nForce2/3,KT400,845

    865提供了对双通道DDR400内存,SATA硬盘接口等高性能设备的支持,其先进的整体设计使其成为搭配新核心P4最优秀的平台,毕竟只有Intel自己才最了解自己的产品。不管是谁成就了谁,865+Northwood P4成了当时Intel平台的主流。

    2004年,Intel又推出了一款重量级产品,说它是重量级,因为这款产品一次性采用了很多技术更新,在经过了几年的技术积累之后,各周边设备的性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作为连接这些设备的芯片组全面更新也是很正常的了。

    这款915芯片组同时更新了CPU、内存和显卡接口。用户想要升级就需要全面更换配件,虽然投资较大但带来的是更大的性能提升。

    芯片组:915

    推出时间:2004年

    经典指数:★★★★☆

    同期其它芯片组:925,nForce4,KT880/890,ATI Xpress 200

    915芯片组提供了LGA775处理器接口,支持DDR2内存,将显卡标准从AGP升级到PCI-E x16。如此大规模的更新在之前是比较少见的。除此之外,英特尔也为新平台引入了众多的新特色功能,如支持PCI Express、HD Audio音频规范,功能更齐全、强大的SATA控制器:支持四个SATA端口、命令排序(简称NCQ)功能及支持ATAPI设备,并引入了全新的南、北桥总线连接技术—传输速率更高的Direction Media Interface(简称DMI)来取代目前的Intel Hub Arthitecture。而集成显示核心的915G是首款支持DX9的显示核心。915的推出标志Intel抛弃Socket 478平台,开始全面转入我们至今还在使用的LGA775平台。

    同样是在2004,AMD平台上也有一款经典产品。经过了两三年的竞争,NV已经超越了VIA,在用户心中已经是AMD平台芯片组的首选。但NV并没有放松,而是借着新芯片组的发布,又给我们带来了实用的新技术。

    芯片组:nForce4

    推出时间:2004年

    经典指数:★★★★☆

    同期其它芯片组:915/925,KT880/890,ATI Xpress 200

    nForce4芯片组引入了SLI技术和SATA Ⅱ接口,虽然SLI在很早以前VOODOO 2就曾经有过这项技术,但不够普及,NV将这项技术重新推出,正好满足了个别用户对3D性能的高要求。nForce4可以说是当时AMD平台中最强大的PCI Express芯片组产品,NV RAID、SATA II、网络防火墙和SLI等功能是nForce4的最大卖点,而四款不同规格产品对市场的细分也使得nForce4能更快的被消费者所接受。

    2005年,Intel推出的945芯片组只是对915的简单改进,但945系列中廉价的945GC芯片组却成了又一代热销王,听上去可能有点不可思议,但事实证明大部分用户对平台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一款足以满足需要的主板搭配对性能影响更明显的其它配件对很多用户来说是最具性价比的配置。

    芯片组:945

    推出时间:2005年

    经典指数:★★★☆

    同期其它芯片组:NVIDIA C51,PT880,915

    945芯片组支持1066/800/533MHz FSB、双通道DDR2-667/533/400内存(Unbuffered DIMM),最大寻址容量4GB。需要注意的是,945已经完全舍弃掉DDR内存的支持,只能搭配DDR2内存使用,而且也将DDR2 667推向了标准。显示总线的部分依然提供PCI-E x16外接插槽,整合版本的954G采用GMA950图形引擎,也提供比915G芯片组更好的图形性能。与945相搭配的也是ICH7系列南桥,可以支持SATAII规范,接口速率从1.5Gb/s 提升到了3Gb/s,ICH7R版本更是提供了对RAID 0/1/5/10的支持。而且通过板载Intel特定型号的网络控制芯片,ICH7(R)还能提供iAMT网络管理功能。除此之外ICH7R还将对PCI-E x1的接口数量增加到了6个,其中4个可以捆绑成PCI-E x4使用,另外两个则只能作为PCI-E x1使用。

    虽然我们现在早已经用上了更新的芯片组,但随着ATOM处理器的推出和热卖,945GC又火了一次。尽管性能一般,但凭借Intel“官方”身份和低价,依然能在各种ITX主板上看到945GC的身影。

    这种低端整合芯片组的成功不仅仅限于Intel平台,当年在AMD平台上最成功的也是NV的C51整合芯片组,整合的6100/6150显示核心能够在低分辨率下应对当时主流的游戏。

    2006年,Intel推出了采用全新架构的处理器,Core。由于更新了架构,即使频率较低也能获得更好的性能,一时间用户非“扣肉”不吃,不过Intel 965系列主板高昂的价格确实让很多人难以接受。这一次平静了多年的VIA推出了平民级别的PT890/P4M890+VT8237R Plus芯片组,打出“965的性能,945的价格”这样的标语,而在实际销售中更是比945价格还低,这让更多的用户体验到了“扣肉”的强劲性能。

    芯片组:PT890

    推出时间:2006年

    经典指数:★★★★☆

    同期其它芯片组:965,945,NVIDIA C61

    PT890/P4M890+VT8237R Plus芯片组具有高带宽V-Link总线,使芯片组北桥与南桥之间的传输速率达到1066MB/秒。PT890北桥与VT8237系列南桥以及其他各种辅助芯片搭配使用时,即可提供全套的存储、多媒体以及各种连接功能,其中包括原生SATA和V-RAID接口、VIA 6声道或8声道Vinyl音效芯片、VIA Velocity千兆网络芯片以及USB2.0接口和1394接口。其中诸如V-Link总线,DualStream64技术和VT8237R Plus南桥带来的SATA Ⅱ以及RAID功能的支持就极大的提升了这款产品的性能。能支持从Celeron D一直到Core也让用户有了更灵活的选择,P4M890集成的显示核心性能也要超过945G。或许Intel还要感谢VIA,如果没有这款低价的芯片组,也许Core不会普及地如此之快。

    在Intel平台上,很多用户都认为只有Intel自己的芯片组配Intel CPU才是非常好的性能搭配,其它的芯片组不过是为了低价而采用的。但在AMD平台上,虽然AMD也曾经推出过芯片组,但市场反应一般。多年来搭配AMD处理器的非常好的选择一直是NVIDIA的芯片组。不过这种情况在2006年AMD收购ATI以后改变了。

    虽然ATI以前也做过芯片组,但鲜有经典,只能以集成的显示核心当做卖点。可没想到,在06年被收购后,07年就推出的690G芯片组,吹响了整合芯片组进攻的冲锋号。

    芯片组:690G

    推出时间:2007年

    经典指数:★★★☆

    同期其它芯片组:G31,P35,nForce 600

   

    690G芯片组是AMD 690系列芯片主板三款产品中最高端产品,主要针对中端整合市场。北桥芯片内建ATI Radeon X1250显示核心,性能与X700SE独立显卡相仿。AMD 690G是首款内建四条渲染通道的整合主板,大幅提升了整合主板性能。视频功能方面,AMD 690G支持Avivo技术,可以提升对高清视频的优化。

{imageTitle}
NVIDIA的C51和C61也堪称经典,但是690G的诞生成为了一个里程碑

    AMD 690G可以搭配SB600南桥芯片,是当时AMD最高端的南桥芯片。相比上代产品,SB600南桥芯片兼容性和功能上有了长足的进步。提供4个SATA和10个USB接口,并支持多种RAID模式。

    作为那年表现最好的AMD平台芯片组,采用690G的产品至今仍能在卖场找到。或许690G并没有提供多么高端的性能,但这是AMD+ATI推出的首款产品,它的问世也意味着NVIDIA以后在芯片组上的路会很难走。

    2008年,AMD在690G之后推出了780G芯片组,掀起了主流市场整合芯片组的高潮,780G以很低的价格提供了主流的性能,同时支持高清硬解,板载显存和混合交火这三项很实用的功能。大大小小的主板厂商推出了接近百款780G产品,销售最火爆的时候用户甚至要预订。

    芯片组:780G

    推出时间:2008年

    经典指数:★★★★☆

    同期其它芯片组:G41,P43,P45,X48,MCP7A,790,MCP68

   

    主流的780G一般采用SB750南桥,支持的SATA和USB接口比SB600更多。虽然是整合的显示核心,但支持硬解高清视频,正好满足了用户对1080P高清视频的追求。支持板载显存提高了3D性能,能应付大部分主流游戏。而混合交火技术则支持整合显卡和独立显卡一起工作,即使用户购买了独立显卡,整合的芯片依然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保护了用户的投资。至今780G主板仍然有新品推出,而且销量依然很好。

    Intel自从965芯片组以后改变了命名方式,开始按照X/P/G+数字的命名方式,已经推出了3、4和5的高端系列。其中的X58也是一款革命性的产品,自从AMD放弃了FSB前端总线而采用HT总线技术,Intel也发现FSB难以满足未来高性能CPU的带宽需要。于是在Core i7+X58这个平台上,Intel又进行了一次大幅度的升级。几乎和当年的915一样,同时更改了CPU接口和内存,显卡接口倒还是原来的PCI-E x16,但X58终于开始支持NV的SLI功能。

    芯片组:X58

    推出时间:2008年

    经典指数:★★★★☆

    同期其它芯片组:G41,P43,P45,X48,MCP7A,790,MCP68

   

    X58采用了QPI总线,能给CPU提供更高的带宽。支持三通道DDR3内存。支持多路SLI或者多卡交火。绝对是性能上的王者。

    十年前,除了Intel只生产自己平台的芯片组,其它几个厂商都是会推出两个平台的产品。而现在Intel,AMD各自专注于自己的平台,只有NVIDIA还在同时推出两个平台的芯片组,但其势头也大不如前。能够一直在芯片组领域占有一定份额,除了技术方面的因素,市场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些芯片组厂商的生死。

    残酷的十年,黯淡的十年

    十年的残酷竞争,让VIA等芯片组知名厂商黯然退出主流市场,但同样是这十年的竞争,让我们用上了更好的产品,让芯片组也拥有不亚入摩尔定律的发展速度,证明了有竞争才能有进步。

    现在,Intel和AMD在各自的平台都是一家独大,NVIDIA推出的产品已没有那么锋芒毕露,也许有人担心这样的局面会导致技术停止不前。实际上,两大平台的竞争并没有因为芯片组厂商的减少而减弱,只不过方式由多家PK转成了两个大厂的贴身肉搏。

   

    AMD下一代芯片组暂时被称为785G,搭配新的SB710南桥,集成新显示核心

    Intel的P55芯片组是其第一款抛弃了南桥的芯片组,只有一颗芯片的P55也许就是下一个经典。

    ● 785G与P55是否有机会称为另一个经典?

    无论是Intel还是AMD,推出的产品已不仅仅局限于CPU+芯片组,他们更倾向于推出一套平台,提供给用户整套解决方案。从目前透露的两家下一代芯片组来看,都保持了很大的技术进步。而在即将开始的Computex展上,或许就会看到传说中的Intel P55和AMD 785G这两款产品,或许,它们就是下一个经典。■


            泡泡网十年 我们和你在一起 读者调查
  泡泡网到现在已经走过十个年头了,相信这十年来也为网友们留下不少美好的回忆,伴随大家一起成长。在此我们特别设置了一个调查,希望能够了解每一位网友对泡泡网的印象。此外参加调查的网友还有机会获得我们准备的十周年纪念精美礼品哦。
 

1.您从什么时候开始访问泡泡网

2.您对泡泡网的印象(可自己填写,用空格分隔)

3.您对泡泡网有任何感想或建议?




关注我们

泡泡网

手机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