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网机箱电源频道 PCPOP首页      /      机箱电源     /      评测    /    正文

千瓦80PLUS金牌什么样?详细拆解分析

    泡泡网机箱电源频道2009年5月29日 香港今巨集团这款80PLUS金牌电源在抵达泡泡网后立刻成为了众多电源的明星,虽然之前我们已经发过一篇新闻报道了它,不过为了保持文章的完整性文章中还是把外观与参数的描述补上来,这篇文章中我们也会仔细的看看他内部做工。

AX TRUE 1000W电源

    电源采用便携式塑料筒包装,顶部有提手,正面最明显的地方标着“AX TRUE”字样,底下写明是“金牌系列”,不过我们还是不会放过左上角“Andyson The Art of Power”的字样。


包装盒侧面

    这个侧面印着这款电源的详细参数:电源的额定功率为1000瓦,3.3V与5V的联合输出为170W,分别可以达到24A和30A的输出电流。12V输出分4路,每路的过流保护限制在36A,联合输出为80A。


电源外观一

    待机5V的最高电流为3A,此项也高于Intel ATX 2.31指导书中对此路峰值2.5A的要求。电源的峰值功率为1050瓦,一款额定千瓦级别的电源峰值只标了1050瓦,好像很保守的样子。

    电源外壳采用阳极氧化处理,全部为黑色,尺寸为168x150x85mm,采用13.5cm大风车风扇散热,开关按钮比较厚实,没有采用模组化输出接头。


电源外观二


电源底部

    电源底部的标签和包装上很像,最显眼的就是80PLUS金牌认证标志。现在电源表面还没有贴附最终版的输出参数标签。


窥探电源散热孔

    从散热网孔往进去已经可以看到接地线、风扇电缆线、一/二级EMI滤波线圈和X电容、2对儿Y电容和待机变压器。


所有电源接头

    电源提供20+4PIN主板供电接头,2个CPU ATX12V 4PIN接头可以组合为EPS12V,两个6PIN PCIE和两个6+2PIN PCIE接头,与6个SATA接头与若干D型接头,所有线材均使用蛇皮包裹。电源内部到底是什么样呢?我们很好奇,而且更加好奇的是他的输出品质。

    电源风扇采用的是永林兴科技的13.5厘米大风车风扇,工作电流0.25A,最高转速1700RPM,可以提供91CFM风量和1.9mm水柱风压,噪音为36dBA。

    怀着好奇的心情打开了电源,本以为厂商会以一种特别的设计来达到金牌的转换效率,不过现在来看AX的金牌电源采用的是一种成熟的高端方案:双管正激+CM6802控制芯片+DC-DC VRM+主动PFC的设计,至于是不是使用了同步整流,还有待验证,很多千瓦以下铜牌银牌也采用类似方案,不过千瓦也几乎是这种方案能达到的最大功率了,这款电源能在不是很夸张的体积下实现千瓦+金牌的指标,肯定在用料上有非常之处,之后我们一起来看看。


AX 金牌电源内部结构

    电源的AC输入部分在这里,接口出没有设置独立小板做滤波,只放了两枚Y电容,两颗电容的接地端用一条线接至电源外壳,两颗电容的焊脚都用热缩管套好。右侧开关针脚由几根16AWG的电缆线连接到输入口,线材比绝大部分电源使用的18号要粗的多,对于千瓦电源来说这保障了大功率输入下的安全性,不过焊脚并未用热缩管保护。


AC输入口特写


EMI滤波部分

    在经过一对Y电容滤波后直接连到PCB板上的,之后接至ZNR元件,可以吸收市电中的浪涌,ZNR元件没用热缩管套住所以可以看到具体型号:TVR10471,可以吸收AC300V电压下最高3500A的浪涌电流,ZNR元件后是第二级EMI电路,包含了两个绿色共模电感、一个绿色差模电感、一个X电容、两对儿Y电容。滤波部分比业界参考设计多用了一个电感和四个Y电容,并且滤波电感都使用了高频下磁损耗较低的绿色锰锌磁环,可以说AX这块金牌电源在EMI滤波部分用料非常优秀。

    交流电通过EMI滤波后进入全桥整流部分,两片整流桥的安放有些特殊,他们面对面的贴在了一起,其中一片的后背和散热片固定在一起,所以我们无法看到整流桥的型号与参数,无法估算设计余量。


整流桥背靠背

    电源采用主动PFC方式较真电流波形失真,主动PFC电路将整流后的脉动直流升高为380V左右的稳定高压直流,并将输入电流波形校正为同相正弦波使得PF接近1。PFC电路由一颗大号boost电感、PFC开关管(MOSFET)、快速恢复二极管和PFC输出电容组成。


PFC电路部分

    AX这款金牌电源升压电感采用双绕线使用沥青固定,密度非常大,看不清使用了何种磁环,此外电感外皮用绝缘胶带包裹,PFC输出电容为日立HP3系,耐温85℃耐压450V,容量为560uF,参考类似方案的康舒R88 700W电源的PFC输出电容的容量为600uF。PFC开关管为两枚枚英飞凌32N50C3并联。在25℃下可输出32A电流,100℃下输出电流20A,脉冲模式下可以输出96A电流。快速恢复二极管型号在中间的散热片上,采用TO-220FP封装,为意法半导体的F3NK80Z


快速恢复二极管


两枚主开关管

        380V高压直流送到中间那张散热片上的主开关管,被斩成方波后送入主变压器原边。主开关管是两枚英飞凌32N50C3,参数已经在刚才叙述过了,他们组成双管正激结构,对1000W而言主开关管余量较多。


CM6800控制芯片

    在两个散热片间夹着一块子板,虽然看不到型号,但从16针双列直插的封装上看应该是CM6800系列芯片,整合了PWM与PFC控制功能。

    变压器一大一小,大的负责主输出电流,小的负责待机5V的持续输出。图中用红框标出的是电源的测温点,由此点获取的温度信号传至下图的子板上,这块子板用热缩管套住,无法看到内部芯片,应该是风扇转速的控制芯片。


大小变压器


风扇监控模块

    电源的一次侧和二次侧由2颗Liteon 817B光耦隔离,一颗为5V待机变压器所用,另一颗为主变压器所用。


光耦

    在待机变压器左侧是两枚817光耦,把一次侧与二次侧隔离开。


同步整流驱动模块

    在变压器前还竖立了一块子板,用与驱动同步整流,使用了SP6012I同步整流驱动芯片。这也证实了文章之前的猜测。


输出整流电路

    第三片散热片上安置了5枚整流用肖特基二极管,型号为IR公司的IRFB3206,可以传输120A的电流,5枚管子中2枚做整流,3枚做续流,假设PWM占空比为典型值35%,每个整流桥上的二极管通过60A电流,根据以上数据可以计算此时输出电流为184.6A,对应输出功率为2215W,由于采用DC-DC做3.3V与5V的转换所以12V输出功率可以近似看做电源的总功率,这对于一款额定功率为1000W的电源来说余量是很宽裕的。

    变压器副边12V绕组经过整流、滤波产生+12V直流输出,再通过DC-DC VRM小板从+12V转变为+5V和+3.3V输出。12V、+5V VRM和+3.3V VRM分别负责单独一路电压的稳压,因而三路输出电压相互独立。


3.3V与5V DC-DC模块


输出侧特写

    VRM小卡采用台湾茂达APW7073控制器,四颗MOSFET,每路输出使用5颗固态电容与1个黑色铁氧体线圈做滤波,子板旁边的两个电感分别为3.3V与5V输出的储能电感。


子板做工特写

    +12V输出部分采用了规格最高的黑色磁芯储能电感,4颗Teapo 16V 3300uF的电容为12V输出做滤波,大电感四线并绕,右侧有2颗VRM的输出储能电感,VRM子板上两枚黑色电感为+5V、+3.3V VRM的输入滤波,电感用料上比较奢侈。


二次侧输出部分

    除了刚才所说的4颗TEAPO 3300uF的电容外,红框处还有两枚JunFu 耐压10V,耐温105℃的滤波电容,各路输出在PCB板末端都套有热缩管,因为线材很密,所以无法拧下右下角的螺丝,PCB底部的焊接工艺之后有机会再补上。

    总结:

    由于拿到的电源还未量产,所以包装尽管非常精美,但仍有些“面子工程”需要完成,比如电源外壳上的参数标签。抛开这些外观不提刚才我们仔细查看了AX 80PLUS金牌千瓦电源的每个部件,EMI的滤波部分用料超过标准很多,采用了双管正激+同步整流+DC-DC模块的方案,这些都对增加转换效率非常有用,同时各路输出也独立了出来,使5V与3.3V的电压更稳定,在DC-DC子板上使用了大量的固态电容。二次侧整流桥使用了超低导通电阻的整流桥(2.4毫欧),这对提升效率的帮助也非常大,当然,这样做的成本也非常高。此外整流器设计余量很大。在输出侧使用了Teapo台系电容,会对纹波抑制有很大的促进。

    由于此型号电源尚未量产,所以各位也可以从图片中看到它的内部做工还残存手工焊接的痕迹,大部分元件尚未点胶固定。不过做工对效率和输出品质的影响远不及设计方案来的大,相信这款电源在量产后内外都会更YY,由于泡泡网暂时没有电源测试设备,这篇的评测只能暂告段落。我们会尽快联系有设备的网站为大家提供这部分,另外,此款电源也会在今年泡泡网电源横测中出现,敬请各位网友关注。<

0人已赞

关注我们

泡泡网

手机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