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网散热器频道 PCPOP首页      /      正文

背后的故事:讲述酷冷不为人知的故事

    泡泡网散热器频道11月12日 根据官方网站显示,酷冷总部设立在台湾,全球共有14家分公司,而酷冷所有的产品99%由中国制造,仅有CSX系列机箱会在美国进行彩绘制作。酷冷中国分公司就坐落于惠州市惠台工业区,酷冷所有的产品都由这四万平方米的工厂生产制造和出口。这里是酷冷生产制造部分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是酷冷全球战略的一个放大,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在受到酷冷的邀请后,笔者应邀参观了酷冷惠州的工厂,联毅电子和讯强公司。

    11月的南方还是那么温暖和湿润如同夏季,平均气温在20度左右这让我们还是有些不太适应,毕竟此时的北方已经进入冬季。笔者在百度上查到,惠州聚集着,TCL、美国通用、日本索尼、松下,韩国三星、LG、荷兰飞利浦等国内外著名厂商、跨国公司的生产和研发基地。对于这些公司来说,惠州有着举重若轻的战略地位。惠州对于酷冷来说,同样有着绝对重要的地位。

    飞机经过2小时50分钟的飞行在深圳宝安机场降落,紧接着还需要近2个小时的车程才能到惠州市。到达惠州已经是晚上8点多,经过一晚的休息后第二天我们来到惠台工业区的酷冷工厂。

    刚才我们介绍过酷冷工厂坐落于惠台工业区,占地四万平方米,这里是酷冷及为其它客户OEM产品的生产制造基地,笔者参观了散热器和机箱的制作过程。不过在这里生产设备是不容许拍照,只有产品才能拍照,所以我们接下来介绍的都是散热器和机箱产品。

    让我们先大致介绍一下酷冷工厂的技术优势,酷冷在散热器和机箱方面有着很强的技术实力。散热器方面,无论是铝挤散热器的精加工还是热管、热管散热器的制作,都有较为先进的设备。机箱方面,酷冷拥有较为先进的磨具设备,可以在24分钟内更换一套磨具并立刻生产,这也是众多机箱厂商无法做到的。下面我们将采用介绍工艺的方式,为大家介绍酷冷的生产流程。

入门级散热器制作——塞铜工艺

    正如这个工艺的名字那样,铜是被塞进和挤压进去的。首先订购来的铜柱和铝鳍片已经被做好,铜柱直径3cm左右长度为3米,同时铜柱进入工厂后会被切割(如下图)。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我们会对铝挤散热鳍片进行加热,原理如同电磁炉一样,利用380V工业用电加热30秒后,铝挤鳍片表面温度将会达到300度左右。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和高周波仪类似

    利用热涨冷缩的原理,我们使用高周波仪(和电磁炉加热同理)对铝挤鳍片加热30秒左右后(此时铝鳍片为300度左右),这个铝挤的鳍片就会加热并热涨,然后将它放在另一个设备上塞入铜柱,被塞进的铜柱经过冷却后就和铝鳍片的内壁紧紧贴合在一起,从而起到较好的导热作用。


铜柱都会被仪器切割好并打磨、此时铜柱表面已经有防氧化处理


将铜柱塞进铝鳍片后还需要进行化学溶剂清洗


稍后还会安装扣具和风扇


已经清洗并打磨过的铜底座


还有一种散热器的铜柱内壁是凹进去

    由于生产设备我们无法拍摄,所以只能用文字队生产过程进行表述。我们想告诉大家的是,即便是最简单的工艺,也是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加工,每台散热器背后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一定数量工人的劳动,希望大家能够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下面我们会介绍铝挤散热器和热管散热器的工艺。


    高周波即高频。其实高周波是超声波的一种,他们的区分标准是频率。所谓超声波,是指人耳听不见的声波。正常人的听觉可以听到16赫兹(Hz)-20千赫兹(KHZ)的声波,低于16赫兹的声波称为次声波或亚声波,超过20千赫兹的声波称为超声波。超声波是声波大家族中的一员。

  当超声波的频率大于100khz时,我们就称之为高周波。其实高周波的焊接原理、熔接原理和超声波一样,都是利用摩擦生热的原理产生大量的热量达到焊接和熔接的目的。比如我们经常遇到的高周波同步熔断机,利用的就是顿时产生的巨大能量,熔断目标物体。这也是高周波机又称为高频机的道理。

赛过方向盘的工业级铝制鳍片

    在工厂我们看到不少工业级散热器,下面这个散热器就是专门针对工业级设备制作的散热器,全铝材质鳍片较为密集,相信配备万转风扇散热效果一定不错。


比方向盘还大的散热片


鳍片上的做工也不含糊

    可能你会说这并不能代表酷冷的工业实力,那么来看下面这个散热鳍片,比铝片更硬、散热鳍片更为精致,车床的工艺更加明显。


铝片上有很多凸起的小鳍片、再仔细往下看


每个小鳍片上还有更小的鳍片

    据说不同的工业设备需要不同的散热器,上面那个方向盘大小的铝挤散热器精度不高,下面这个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就更为出色,不过也需要更多的时间,成本也自然是很高,据说性能不亚于热管。

BTX散热器、热管鳍片焊接工艺

    在酷冷的生产线上我们看到了BTX架构的散热器,这是专门为DELL台式机生产的散热器。我们仔细看过,这款BTX架构的散热器完全是铝挤散热器,体积较大并配备较大的散热风扇和风扇罩。了解BTX架构的玩家一定知道,BTX架构的CPU在机箱前段中部,这条风道在机箱内部的作用非常重要。


BTX架构散热器


没有热管、全铝材质


底部也有散热鳍片

    同时我们还看到热管和鳍片的焊接工艺,热管和鳍片、鳍片和底座都会涂抹上锡膏,然后用大夹子进行固定并进行高温加热。


大夹子用来固定鳍片、热管


高温烧烤后的成品


成品的细节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BTX架构散热器还是焊接工艺的散热器,都是针对OEM客户生产的产品。这类客户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不良率在千分之二,也就是说一千个产品里只容许有两个不良产品,一点超过这个标准那就要罚钱或是终止合同。

数十道工序才能做出一根热管

    看看下图的热管,你肯定会习以为常,心说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不就是热管吗?见得多了。别着急,让笔者满满为你讲述热管的制作工艺。

    热管有3个直径分别是5mm、6mm和8mm,工厂会定制这三种铜管,其中以6mm直径铜管较多。无缝铜管是中空,并且内外壁都有防氧化涂层。热管的主要零部件为管壳、端盖(封头)、吸液芯、腰板(连接密封件)四部分。


成品热管并不稀奇


被切开的热管内壁

    中空铜管首先会被按照一定长度切割,然后机器会将其中一段封住,并进行灌沙(铜粉末),就是我们下面看到的热管内壁的样子。当然灌进去后并不会是这种样子,还需要进行除气填充铜粉末,然后封好口后进行烘烤。抽出热管内部的空气和添加蒸馏水的过程,全部由机器完成而且只需要1个人就能完成操作。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热管的单个成本也随之降低,这才是的热管散热器的成本逐步降低。


热管内壁细节


弯曲的形状也有一定要求、否则会影响散热性能

    旋压封头是国内外常采用的一种形式,旋压封头是在旋压机上直接旋压而成,兼顾外观和强度的一种封头方法。


热管末端封盖采用旋压封头

    稍后我们对成品热管进行检测,方法非常的简单。在一个池子里放满热水,将U型热管的一段浸入热水,良品热管应该在几秒内将热量传到至另一段。


    1、机械加工---2、清洗---3、管芯制作---4、清洗---5、焊接---6、检漏----7、除气---8、检漏---9、充装---10、封接---11、烘烤---12、检验。

    实际制造的时候往往能达到20道工序,甚至上百道的工序。

热管也需要整容

    刚才我们简单地介绍了热管的制作工艺,其中介绍到热管需要进行烘烤,那么烘烤的过程中热管的表面会形成氧化层,就是我们下图看到的样子。你肯定会想我们买到的热管没有这么难看,其实当热管和鳍片穿在一起后,还要放入化学溶剂池进行浸泡,目的是将表面的氧化层清洗掉。不要担心清洗后热管还会被氧化,因为清洗后还会在表面涂上防氧化层。


烘烤后热管比表面会形成氧化层


清洗后的热管表面


看上去是不是漂亮很多?


经过清洗后的成品


更有光泽、更加漂亮

    这些散热器整齐的摆放在盒子里,稍后会被送到安装车间,进行安装风扇和包装等工序准备出厂。不过我们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显卡散热器,让我们来一起看看。

体验nVIDIA显卡散热器制作过程

    在生产线上,我们还看到了nVIDIA显卡的公版散热器制作过程,在生产线上分别是外壳、风扇、散热部分和零件,工人们需要将散热器部分进行固定,稍后会安装涡轮风扇,最后才是安装外壳。


nVIDIA公版散热器成品


底部做工、刷上导热硅酯


热管和铜底座


铆钉用来固定散热片

    由于安装过程比较繁杂同时部分设备不能拍摄,所以我们只能为大家描述安装的过程。

售价1万美金的nVIDIA定制机箱

    稍后我们参观了酷冷的机箱生产部门,由于规定我们无法对机箱生产设备进行拍摄,不过我们还是来到他们的办公室,在这里看到了不少好东西。下面这台专为nVIDIA设计并制造的电脑,别看它体积小巧可是售价却要1万美金,是所有展示机箱中最贵的。


售价1万美金的nVIDIA定制机箱


黑色限量版COSMOS Sport


因为工时增加、所以机箱售价更高

    在这里我们还看到了黑色限量版COSMOS Sport机箱,相信喜欢COSMOS机箱的玩家都知道限量版的价格要更高些。笔者来解释一下原因,主要是因为限量版的外壳和机身都需要进行处理,外壳进行喷漆、内部金属部分需要氧化并上色,所以工时方面有所增加,导致限量版的成本较高。


国内没有引进的雷神塔831


有些机箱笔者没有见过


COSMOS机箱侧面版印有Ruby、可惜国内买不到


专为美国市场定制的包装


每个包装盒的成本是3个美金、可能有些用户买回去后就会扔掉


每个COSMOS都需要4个这样的支架


每个支架都有生产日期

    由于规定限制我们无法拍摄生产设备,不过这些机箱零件是可以拍照的。从COSMOS的支架上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支架都印有生产日期,并且被整齐的摆放着,而且其他机箱零件也是同样整齐摆放,如果你亲自看过机箱的生产线,你就会明白机箱的价值所在。

    编辑总结:在三个小时的参过过程里,虽然我们无法详细了解每台设备的工作原理,但是笔者还是深刻体会到一台散热器、一台机箱的价值,它们经过众多工序后才变成我们在市场上见到的产品,背后的复杂和工序是我们未曾了解的。笔者也理解为什么部分网友会说高端产品价格高的原因,但笔者相信如果这些网友参观过酷冷的工厂,便再也不会说这些那样刻薄的话。

    在回京的路上笔者也在思考,为何酷冷能在竞争激烈的中高端DIY市场生存下来?为什么酷冷的高端产品能被消费者接受?笔者在酷冷的官方网站上找到了答案,非常简单“创新、速度、顾客满意”。为什么每年酷冷都会推出一款革命性的机箱产品?因为对于酷冷来说创新就是生命,没有创新就等同于其他品牌,只能被市场淘汰。酷冷每年每条产品线都有数十款产品推出,没有这种速度就很快被模仿。同时酷冷的产品并不是一味的追求创新和速度,当然也会考虑到顾客是否满意,我想这就是笔者在思考的答案。

    经过两天的时间,笔者对于惠州和酷冷有了更为深刻的印象和感受,印象来自于所见所闻,这里一年四季如同夏季令人心情舒畅。感受则来自酷冷的工厂,严谨的流程、先进的工艺让笔者感受颇多,参观也罢体验也罢,只有深入到生产车间你才会感受到酷冷产品的价值。有所见有所想,不虚此行!<

0人已赞

关注我们

泡泡网

手机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