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网显卡频道 PCPOP首页      /      显卡     /      新闻    /    正文

青龙偃月刀并不存在 三国时期兵器详解

    在悠久的中华历史中,经历了无数的朝代更替,但从来没有一个朝代,能够像三国那样让人心驰神往,也没有一个朝代,能诞生如此众多的英雄故事。在1800年后今天,这些故事依然为中国人耳熟能详。这一点也反映在游戏上:每一年、每一天,都有数不胜数的三国类作品面世。

    但尴尬也随之而生。在数以千计的游戏中,极少有作品还原了三国时代的风貌——哪怕是军事这个最基本的领域。对此,甚至像光荣这样的大厂,都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国时代的真实兵器,和游戏中的一样吗?这次,我们“游民讲武堂”就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与“环首刀”相比,“倚天剑”也许不好用 

    先从最平凡的剑说起:作为亮相频率最高的冷兵器,《三国志》游戏中大量武将立绘中都会出现一把剑。但如果在样式上,说三国时代的剑与秦汉两朝有什么不同,我们其实很难给出具体的回答,三国时期的剑继承了秦汉时期的样式。但材料上已经变成了钢,而不再使用青铜,因为与青铜相比,钢拥有更好的强度和韧性,威力已经不可与过去同日而语。

游戏与现实的区别:三国时代兵器详解

    现代工匠还原的汉剑,在三国时期,剑已不再是主力兵器,而更多承担着礼仪(佩剑)和防身的用途。

    尽管三国时代,剑的杀伤力较过去更加强大,但其在战场上的地位已经让位给了刀。尤其在战场的主力从战车转向步兵和骑兵之后,这种趋势就变得更为明显。

    这种转折发生在汉朝与匈奴的战争中。此时,出现了一种影响历史的武器——“环首刀”。与剑相比,环首刀更适合劈砍与刺击,能有效对抗匈奴人的轻骑兵,所以一面世,它就受到军队的喜爱——这种偏爱一直延续到三国。

游戏与现实的区别:三国时代兵器详解

    一把保存较好的环首刀,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直观地领略“环首直刃”的概念

    在外观上,“环首刀”的特点是“环首直刃”,即其刀刃平直,并在刀把处有一个防止脱手的圆环。也正是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环首刀”也可以被视为一把单面开刃、增加背脊的剑。

    汉代的环首刀制作精良、威力巨大,可以一刀斩杀一匹马,在大量沿用这种装备的三国军队中,但其尺寸却因势力不同而略有差别:一般来讲,魏蜀的环首刀较长,为100-120厘米;吴国的环首刀较短,平均长度为90厘米,这是由于吴国士兵需要在舰船上近身格斗所致。

    事实上,环首刀的广泛使用恰恰表明了一个事实:在当时,我国锻造、冶炼技术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因为像刀这样的劈砍类兵器,对材料的硬度和韧性都非常挑剔,这就需要使用高质量的钢,而在汉代,由于对外战争的需要,炼钢技术很早便被用于兵器制造。

    到战争频繁的三国时期,吴、蜀、魏三国的统治者都非常关心兵器制造业,冶炼和锻造技术也不断提高:比如曹操早年起兵时,就曾与工匠共同打造各种刀,以便用来装备部队;后来曹魏政权打制的宝刀,名震中原。

    在江南的吴地,孙权也非常重刀剑的制作,据后来陶弘景在《刀剑录》的描述,孙权曾在“黄武五年(226年)采武昌山铜铁作十口剑、万口刀,各长三尺九寸,刀头方,皆是南钢越炭作之,上有大吴篆字。”当时,吴国军工业的规模从中可见一斑。

游戏与现实的区别:三国时代兵器详解

    颇为有趣的是,尽管吴军装备的环首刀长度最短,但也有例外:比如湖北鄂州博物馆藏的环首刀,其总长146厘米,这是迄今发现最长、品相最好的三国环首刀

    至于蜀汉的诸葛亮,更是注重武器的制作,因而也流传着“蒲元神刀”的故事。蜀相诸葛亮曾请名匠蒲元造刀,蒲元就在斜谷地方开工。

    刀制作时,必须要用水淬火,此时理应就地取水,但蒲元认为附近的汉水水质“钝弱”,便叫人去蜀江取水,不料执行命令的人,归途中将水器弄倒,只得取八升涪水补了进去。蒲元将他送来的水用于钢刀淬火,马上发现有问题:“‘里面明明掺杂了八升涪水,为什么说没有(杂八升,何故言不)?’”

游戏与现实的区别:三国时代兵器详解

80年代连环画:《蒲元造刀》

    关于武器的神话,其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个事实:这些武器的品质超越了常人的想象,而隐藏在“蒲元造刀”背后的历史是:三国时期,工匠们对锻造和淬火的经验已非常丰富,完全意识到了不同水质对淬火效能的影响。

    在宝刀制成后,姜维这样描述它们的锋利程度:

    以竹筒密纳铁珠满中,举刀断之,应手虚落,若剃水刍。”在出土的三国刀剑中,蜀国的刀规格是最长的,考虑到武器增长一寸,锻造的难度就成倍上升,它们也充当了当时蜀国高超冶炼技术的证据。

长兵器:并不存在的“青龙偃月刀”

    三国时期,刀和剑主要用于护身,但在大规模作战时未必十分管用。俗话说“一寸长,一寸强”——这点对冷兵器时代的军队完全适用。

    说到长兵器,再联想到《三国演义》及各种衍生游戏,我们最先想到的却是关羽使用的青龙偃月刀,事实上,这种武器却并没有出现在当时,而且作为战场兵器而言,82斤的重量未免太重——事实上,真正的长柄刀出现在五代十国时期以及宋代,更多是武师用来锻炼力量的工具。

青龙偃月刀并不存在 三国时期兵器详解

    关羽一身绿袍,手持青龙偃月刀的形象几乎出现在了所有三国游戏中,但青龙偃月刀只出现在唐朝以后

    在现实中,三国军队使用更多的,更为“淳朴”的枪和戟。首先,它们的生产成本更低,并拥有有许多劈砍类兵器无法具备的特性;在劈砍铠甲时,再好的刀也容易开刃,但如果机会合适,长矛和戟的尖可以从钢片缝隙中刺入;更重要的是,战争中使用刺击武器的步兵不需要太多的训练,试想这样的景象,枪头如林、方阵如山,它们仅靠巨大的冲击力就足以击败乌合之众的大军。

青龙偃月刀并不存在 三国时期兵器详解

    出土的汉代长矛,背面的凹陷就是血槽,它在样式上和今天藏族地区使用的长矛颇为相似

    根据《考工记》中的描述,古代步兵用的矛约合今天3.8米,战车兵用矛长4.6米,但从三国时期的的出土情况看,矛的长度一般在2米左右,最长为2.97米。由于历史演进的原因,长矛的样式较今天已经有了很大变化,汉代使用的是一种“双血槽矛”,它比今天武术表演使用的矛更为细长,在矛身两侧各开有一道血槽——这种设计使其刺入人体后更容易拔出,而且利于减重。

    三国时期另一个重要的武器是戟,它是唐代以前最重要的冷兵器之一。戟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商代,它的运用是如此普遍,以致后来,人们甚至用“持戟之士”来代指士兵。

青龙偃月刀并不存在 三国时期兵器详解

    曹操墓中出土的“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石牌,可见戟也是当年曹操使用的兵器之一

    持戟搏杀的猛将在《三国志》里有很多,比如吕布“辕门射戟”;张辽守卫合肥时“披甲持戟……杀数十人”;还有曹操在濮阳遭三面包围时,典韦“手持十余戟,大呼起,所抵无不应手倒”,如此等等。

青龙偃月刀并不存在 三国时期兵器详解

    三国演义中,使戟的第一好手正是头号猛将吕布,但三国时代的戟结构要比后来出现的画戟简单得多

    三国时期的戟和东汉相似,长度与当时的长矛接近,江苏东阳汉墓出土的一柄长戟,长达2.49米;而山东淄博另一座汉墓出土的一柄长戟,更是长达2.9米。在甘肃嘉峪关魏晋壁画墓中,画面上的士兵全部手持铁戟和盾牌,戟在当时的地位从中可以略见一斑。

青龙偃月刀并不存在 三国时期兵器详解

    江苏徐州出土的、三国时代的铁戟,从中可见其只有两个部分:即尖刺(用于刺击)和刃(用于砍和钩)

    除长戟外,军中常用的还有双戟,孙权就曾经“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弄死过老虎。此外还有手戟,经常作为防身武器使用,譬如,董卓就曾用手戟掷过吕布。

好的铠甲,是胜利的一半

    从小被古装武侠电视剧洗脑的我们,也许很难意识到铠甲在战场上的价值:因为在我们的所见之处,无数“兵丁甲”和“兵丁乙”虽然身着开解,但依旧被砍瓜切菜般撂倒……这完全是电视剧的戏说——在严肃的历史记载中,随处可见农民军被官军屠戮的事例。因为在冷兵器时代的集团作战中,身着重甲的步兵几乎意味着刀枪不入——在无铠甲的状态下直面对有铠甲的一方,其结果往往非常悲惨。

    既然铠甲在战争中如此关键,那么《三国志》游戏的还原是否足够真实?事实上,如果留意其中的立绘,会发现武将身着的往往是整体式的胸铠,但它们的原型却并非取自三国时期。

青龙偃月刀并不存在 三国时期兵器详解

    关于整体式胸铠,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三国志13》中的何进,这里有个有趣的小细节,其铠甲肩部的猪头饰物,暗示了他历史上是屠户出身

    这种“错误”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必须指出,在绘制人物时,光荣参照的更多是中国出版的连环画,后者的设定并没有经过历史考证;而另一个原因在于游戏:由于外观使然,整体式铠甲更能让玩家产生穿戴者孔武有力的感觉。

青龙偃月刀并不存在 三国时期兵器详解

    《三国志》人物立绘中的形象来源,实际是中国80-90年代出版的连环画,这些连环画中的人物,并没有经过严格的历史考证

    既然游戏设定大多来自后人的臆造,那么真实的三国铠甲情况如何?历史为我们留下了若干记录。曹丕的诗中曾有“玄甲耀日光”一句——而这里的“玄甲”恰恰是当年铠甲的重要样式。

    所谓“玄甲”,即黑色的铠甲,恰恰说明了当时铠甲的主要材质主要是铁。汉朝以来,随着技术进步,铁取代了青铜,并被广泛用于各种护具。按照考古发掘,三国时代最好的铠甲上有超过1000块铁片,它们用麻绳和皮绳编织在一起——复杂的工艺也令其成本居高不下,从讨伐董卓到三国鼎立,一支军队有多少重铠,往往也是判断其战斗力的重要根据。

青龙偃月刀并不存在 三国时期兵器详解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铠甲还原品,当时的铠甲由若干小铁片编制而成

    曹操在起兵之初得到了兖州的大族支持,但在装备上依旧不及控制北方的袁绍:“袁本初(袁绍)铠万领,吾大铠二十领,本初马铠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但在收编黄巾势力、进而击败袁绍之后,其装备很快有了长足的改进。

    曹操在起兵之初得到了兖州的大族支持,但在装备上依旧不及控制北方的袁绍:“袁本初(袁绍)铠万领,吾大铠二十领,本初马铠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但在收编黄巾势力、进而击败袁绍之后,其装备很快有了长足的改进。

    “铠则东湖阙巩,百炼精刚;函师震椎,韦人制缝,玄羽缥甲,灼檎流光。”陈琳后来在《武库赋》中写道,如此精良的装备也赋予了曹操统一全国的信心。208年,他的大军南下攻陷了荆州,并迅速逼近了长江。

    走在这支军队最前方的,是令人畏惧的北方骑兵,他们身披着所谓的“两当铠”,顾名思义,这种铠甲分为前后两个部分,从而有效保护了骑手的胸口和后背。而在这些骑兵之上,是身着“筒袖铠”和“盆领铠”的将军们,其中“筒袖铠”增加了两袖,呈桶形包围上臂,而“盆领铠”则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圈护颈,这些附件同样需要复杂的工序和高昂的成本,也正是因此,重型甲胄的生产往往代表了三国时代非常先进的生产力。

青龙偃月刀并不存在 三国时期兵器详解

    盆领铠为骑兵的上半身躯干提供了近乎全方位的保护,本铠甲藏于韩国,属于当时中国东北部、朝鲜半岛的高句丽政权,由于其与魏国相邻,在铠甲和兵器的样式上与中原应当颇为相似

    日益扩大的会战规模,让战争的面貌逐渐残酷,也让各国致力于甲胄质量的提升。其中最具代表性是蜀汉政权的产品——诸葛亮清楚铠甲对军人的意义:而且他也知道蜀国兵力有限,为抵消数量上的优势便只能依靠装备。直到去世,诸葛亮对铠甲制造都极为关心。他在一份命令(“敕作部皆作五折刚铠”)中层曾样写道:“命令军械制造部门生产钢铠,这些铠甲需要经过锻打五次的工艺处理才能完成。”后来直到六朝时期,还把精坚的铠甲传为诸葛亮所铸:南朝宋武帝陈霸先就曾送给别人一副“诸葛亮筒袖铠”,它用二十五石的强弩都无法射穿。

不完美的“诸葛连弩”

    但在中国武器的演变史上,诸葛亮的贡献不止在于改善了武器的质量——他还亲自发明武器。这种武器不仅连儿童和妇女都能操作,而且还可以像机枪一样把箭射向潮水般的敌军——以上也是《三国演义》和电子游戏对“连弩”的描述,但事实上,“连弩”并非诸葛亮的独创,他只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若干改进。

    连弩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4世纪,战国时代的墓葬中就出土了原型,随后几百年,它们被运用于对匈奴的战争中,也曾在东汉末年的混战中频频出现。曹丕就曾在一首诗中提到:

    “长戟十万队,幽冀百石弩,发机若雷电,一发连四五。”

    其中,“百石”形容的是力道,考虑到当时一般弩的力道在四石到八石,曹丕笔下的连弩无疑十分巨大,甚至可以被算作攻城器械。而经过诸葛亮的改进,蜀国的连弩不仅可以被士兵携带,而且可以保证以更快的速度发射。

青龙偃月刀并不存在 三国时期兵器详解

    《三国群英传6》中的连弩车,当然,这纯粹是游戏美工们的想象了

    一般认为,诸葛亮对连弩最重要的改进,是在顶部增加了一个放箭矢的盒子,并且安装了便于上弦的拉杆:由于杠杆原理的作用,操作者上弦时不需要很大的力量,而在发射后,盒内储存的箭会因重力自动下落,进而卡在等待上弦的位置——某种意义上说,它的操作流程很像步枪,但需要扣动扳机,耐人寻味的是,尽管经过了如此巧妙的改动,“连弩”依旧问题重重。

青龙偃月刀并不存在 三国时期兵器详解

    后人还原的、诸葛连弩工作示意图:在明代,曾有工匠还原了这种武器,但发现其发射的箭矢威力太小,只能用于民间捕盗

    用现代语言解释说,所有机械设备的工作,都要受“能量守恒定律”的制约:能量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连弩的蓄能是通过操作者单手拉杆实现的,其力道并非传统弓弩(往往需要手脚并用操作)可比——换言之,为提高发射速度,连弩实际上牺牲了射程和威力。

    通常认为,连弩的有效射程不超过30米。此外,弩箭为了能在盒子中正常下落,尾部通常不会安装有箭羽,这实际牺牲了箭的飞行稳定性。最后一个问题在于后勤上,稍作计算就会知道,假如100架连弩连续发射10分钟,消耗的弩箭将达到两万支以上——这已经超出了古人的产能。也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在蜀汉灭亡之后,这种武器也从记载中迅速消失。

    虽然连弩的效果有限,但在西晋统一前的100年中,传统弩依旧使用广泛。目前,三国时代最完整的弩出土于湖北和四川。通过这些实物,我们也可以分辨出当年武器的真实形态。

    比如说湖北出土的吴国弓弩,根据复原,人们发现其重量与今天的步枪基本相等,更重要的是,它们已经拥有了瞄准用的刻度,就像是今天步枪上的准星,这有助于提高射击精度。另外,考古学家也注意到,三国时期制造的弩机上大部分刻有数字、图案和文字,通过这些铭文,官吏很容易追查到质量问题的责任人。

青龙偃月刀并不存在 三国时期兵器详解

    三国时代的蜀国弩机,其保存程度之完好令人惊讶

楼船、斗舰、艨艟:3世纪的“水上霸主”

    曹操凭借精良的步兵与骑兵横扫北方,但随着势力不断南下,他们愈发受到河流地形的影响。也正是因此,早在南征之前,曹操便清楚地意识到,要想击败孙权,统一整个中国,就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水军。在南伐之前,他便在邺城的玄武湖训练部下,同时对刘表的荆州军进行了收买和笼络——这一切最终引向了208年的赤壁之战:当时曹操的部队声势浩大,但面对孙刘联军的突袭,他们在一夜之间便溃不成军。

青龙偃月刀并不存在 三国时期兵器详解

    《三国志》游戏中的插画:赤壁之战

    作为三国战役中最重要的一场,无数游戏都对赤壁之战进行了还原。在《三国志13》中,虽然水战的地位飞向次要,但在参战船只的种类上,制作组还是努力遵照了历史。游戏中的战船分为走舸、艨艟、斗舰和楼船四种,它们也是三国时期的舰船代表。其中最著名的应当是楼船——这种战船因高耸的外形而闻名。

    一般来说,楼船就是那个时代的“航空母舰”,它的舱室可以搭载超过1000人。在它们的甲板之上,是三层到五层建筑,上面安放了投石器、弓弩和拍杆,士兵们从此处可以居高临下对敌舰展开攻击。在其中央是高耸的望楼,船内则搭载了陆战不可或缺的家畜和鞍马。而拥有当时非常先进造船技术的,恰恰是孙权统治下的东吴,其中的佼佼者名叫“长安”“飞云”和“盖海”,它们的尺寸与浮动的堡垒无异。

青龙偃月刀并不存在 三国时期兵器详解

    有人猜想,由于造船技术和木材加工技术的限制,当时的楼船采用了双体船型

    这些楼船具体多庞大?在三国末期,晋朝用来征服吴国的楼船长度已达到了120步,即90米左右。由于楼船体积巨大,它们只能在其他船只的牵引下运动,平时则停泊在水寨外围,像围墙一样保护其他战船免遭袭击。

    考虑到楼船的种种不足,在战场上,真正的作战任务往往被交给了“斗舰”,它们既可以用来牵引和掩护小船,有时也能安装一根巨大的撞角来冲击敌军主力舰。在行动时,这些“斗舰”会得到小船“走舸”的掩护——它们也是三国时期双方另一种重要的作战舰艇。

青龙偃月刀并不存在 三国时期兵器详解

    后人猜想的“斗舰”模型,这种舰船并没有画像和详细描述存世

    接下来要说的是“艨艟”。赤壁之战中,孙权曾用它们作为突袭曹操的纵火船,因此被人们当成了双方的主力战舰,但实际情况也许并非如此。据唐朝《通典》的描述,“艨艟”更像是一种快速运输船:

     “以生牛皮蒙船覆背,两厢开掣棹孔,左右前后有弩窗矛穴,敌不得进,矢石不能败。此不用大船,务于急速;乘人之不及,非战之船也。”

青龙偃月刀并不存在 三国时期兵器详解

    古代兵书中描绘的“艨艟”,它更像是一种快速运输船

    上面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文是:“‘艨艟’用生牛皮覆盖船的顶部,船舷两侧有划桨的桨孔,另外,船舱的左右前后都开有窗口,从中弩箭可以射击、长矛可以伸出,让敌人无法进入船内,箭和石块也不能摧毁船只。‘艨艟’并不是大船,更注重的是速度,为的是趁人不及,而并非专门用于战斗。”——这样也可以解释孙权选择“艨艟”展开突袭的原因,这首先是它们自身轻便敏捷,另外,由于不是主力舰只,烧毁的“艨艟”并不会给舰队的战斗力带来损失。

    需要指出的是,赤壁之战,东吴胜利的原因很多,但抛开装备上的原因,丰富的水上经验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东吴水军除了在长江上活动之外,还多次进行了海上远航,其向南最远到达今天的台湾,向东北最远到达辽东半岛,每次的规模都在万人以上——这种航行经验显然曹操的内河水军无法企及的。

投石车:城墙毁灭者

    蜀汉有连弩,东吴有楼船,而曹魏政权则以庞大的攻城器械闻名。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的一个原因就是“霹雳车”,它们摧毁了袁绍的高台和望楼,让曹操免于遭受居高临下的箭雨袭击。

    这种武器就是《三国志13》中的“投石车”,由于实物缺乏,我们只能通过文字还原其外形:通常情况下,一台投石机包括三大部分,即固定用的支架、抛石用的抛杆,以及安放弹丸的容器,虽然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周朝,但黄巾之乱后才逐渐得到了普及。

青龙偃月刀并不存在 三国时期兵器详解

    唐代书籍中的抛石车,即“砲车”,由于原理相同,三国时期的抛石车外观也应大致如此

    在这个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人物,恰恰是在官渡之战中陷入困境的曹操。在两军沿河对峙期间,袁绍用沿岸的沙丘建起高台,居高临下向曹军抛射箭雨。

    《汉魏春秋》记录道:在困境之中,曹操突然想到了古书中提到过抛石机这种武器,按照原理设计完成后看,工匠在抛石机下方安装了底座和车轮,使其成为可以移动的武器。曹操使用“霹雳车”发射石弹,摧毁了袁绍的高台,最终转败为胜——这是投石机运用于战场的第一次记载。不仅如此,经过改进,投石机还要比之前更为灵活。

青龙偃月刀并不存在 三国时期兵器详解

    三国时期,投石车登场的第一战就是曹操对袁绍的官渡之战

    由于投石车不能连发,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射出一发石弹,精明的守城者很快学会了如何应对:防御方会事先在城墙上悬挂湿牛皮,以减轻中弹时的冲击力,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但同时,工匠们也没有放弃改良投石车的努力。

    在轻视技术的古代社会中,工匠们的地位非常低微,但有一个人的名字却留在了历史上——他就是公元3世纪的魏国人马钧。

    马钧年轻时生活安逸,成年后突然陷入贫穷,于是他便将精力倾注到改进各尽武器和机械上,针对投石车不能连发的缺点,马钧改变了它们的结构。将传统的投石抛杆重新设计成了一个轮子,通过机关,人力和畜力驱动其高速旋转,达到一定速度后,石弹会被抛射出去,而且射程相当可观。

青龙偃月刀并不存在 三国时期兵器详解

三国游戏概念图中的攻城战

    事实上,如果对这种机械进行持续改进,也许将会改变未来500年的战争形态。但可惜的是,马钧的发明没有得到曹魏政权的重视。而且自马钧之后,也没有人进行过类似的改良工作。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大遗憾。■<

1人已赞

关注我们

泡泡网

手机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