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提升58%!“扣肉”赛扬测试报告
6月初Intel将发布新一代Celeron系列处理器,基于全新酷睿微架构,Conroe-L核心,性能上预计会有大突破,所以备受无数低端用户期待。今天我们就来抢先体验一下新赛扬的表现究竟如何。
E4300盒装1280元大多数用户无法承受
Intel在去年7月份就发布了Core 2系列处理器,性能相比上一代产品有大幅提升,之后的很长时间,Intel并没有急于更新酷睿架构产品线,所以时至今日,针对主流级的Core 2 Duo E4300价格还在1200元以上。对于普通用户来讲,这个价格显然难以承受,大家更多的是希望Intel早日发布针对低端市场的酷睿架构产品。
酷睿架构进军中低端市场
2006年末Intel的主要任务是将上一代产品库存基本清掉,而2007年可以说才真正是酷睿年,在产品线方面,Intel也做好了准备。首先针对中高端市场的Core 2 Duo E6000系列将进一步丰富,主流市场则交给Core 2 Duo E4000系列。而针对中低端市场,Intel将在6月初发布Pentium E2000系列和Celeron 400系列,均基于酷睿架构,性能上相信会比上代产品有大幅提升。
一直以来,低端市场都是出货量很大的一块,用户对于低端产品也是最为关注。尽管目前双核已经普及,但在桌面平台上,能够充分发挥双核优势的软件依然不是很多。尤其在游戏方面,双核比单核的性能提升微乎其微。大多数用户对于单核与双核并不关心,他们更关心实际的性能表现和性价比。
不过双核毕竟是趋势,单核将逐渐淘汰。Intel已经表示到2007年底,单核处理器的出货比例将仅占到5~10%,而这部分将都是新的Celeron 400系列。很可能Celeron 400将成为Intel历史上最后一款单核产品。
【内容导航】
『时隔一年酷睿终于下凡低端』
『Conroe-L核心赛扬4xx抢先接触』
『性能狂超老“菜羊”58%』
『超频打击:梦想与现实的差距』
『超频上演单核胜双核大戏』
『Intel单核绝唱 值得低端期待』
● Celeron 4xx抢先接触
基于酷睿架构的Celeron计划在6月份正式发布,第一批仅有三个型号Celeron 440、430和420,其定价在40~60美元之间,也就是说在300~500元人民币,价格上十分具有吸引力。Celeron 400系列将基于Conroe-L核心,你可以认为是这是Conroe的单核版,规格上仅有512KB L2缓存,支持800MHz FSB,频率由1.6GHz~2.0GHz。

上面是Conroe-L、Allendale和Conroe处理器(对应分别为Celeron 400、Core 2 Duo E4000和E6000系列)背面对比,可以看到元件上的差异,对应的也是规格上的不同。
我们测试使用的是华硕P5B Premium主板,BIOS版本402,并不能很好的识别Conroe-L核心,开机画面将该处理器识别为“Genuine Intel CPU”,并且伴有“Intel CPU uCode Loading Error. Press F1 to Resume”的提示,不过按F1之后,启动顺利没有任何问题。
除了BIOS外,CPU-Z最新版本1.39也不能很好识别Celeron 400系列处理器,具体信息如下:
CPU-Z对新Celeron识别还不好
CPU-Z可以识别出Conroe-L核心,但默认2.0GHz的主频被识别为2.4GHz,由于是一颗ES版处理器,所以其倍频并没有锁定在10x,而是默认12x。
和现在的Celeron一样,400系列也将支持EM64T技术,但Conroe核心的一些功能还是被缩水掉了,比如虚拟化技术和Enhanced Intel SpeedStep电源管理技术。以下是Core微架构Celeron 400与Netburst架构Celeron 300系列的规格对比:
Celeron D 3XX | Celeron 4XX | |
处理器核心 | Cedar Mill | Conroe-L |
微架构 | NetBurst | Core |
核心数量 | 1 | 1 |
超线程技术 | None | None |
EM64T技术 | Yes | Yes |
虚拟化技术 | None | None |
EIST技术 | None | None |
防病毒技术 | Yes | Yes |
L2缓存 | 512 KB | 512 KB |
前端总线 | 533 MHz | 800 MHz |
默认主频 | Up to 3.6GHz | 1.6-2.0GHz |
封装方式 | LGA775 | LGA775 |
工艺技术 | 65 nm | 65 nm |
TDP功率 | 65 W | 35 W |
新老Celeron规格对比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新老Celeron除了架构核心以及FSB不同外,其他规格基本一致。尽管我们都知道Core微架构性能强劲,但频率上相比仅为上一代产品的一半,让我们十分担心其性能表现。当然新Celeron 400系列另外一大亮点是功耗方面,TDP由之前的65W大幅降至35W,这与65nm的AMD单核Athlon 64一致。
本次测试我们使用了Celeron 300系列中的优异型号Celeron D 365,默认频率3.6GHz,对比的是新架构Celeron 440,默认频率2.0GHz。两者频率相差1.6GHz之多,Conroe-L架构上的优势能否弥补频率上的差距并且实现反超呢?
● 测试平台
测试平台 | |
处理器 | Celeron D 365 (LGA775, 3.6GHz, 533MHz FSB, 512KB L2, Cedar Mill) Celeron 440 (LGA775, 2.0GHz, 800MHz FSB, 512KB L2, Conroe-L) |
ASUS P5B Premium (LGA775, Intel P965) | |
PowerColor X1900 XTX 512MB | |
2048MB DDR2-800 SDRAM (Mushkin XP2-6400PRO , 2 x 1024 MB , DDR2-800, | |
Western Digital WD1500AHFD | |
操作系统 | Windows Vista Ultimate (64-bit) |
● 测试成绩
前面的担忧完全没有必要!通过成绩对比我们发现,尽管频率相差1.6GHz,但新Celeron的表现完全超出上一代产品,Core微架构的强悍再一次得到展现。在众多测试项目中,Celeron 440平均领先Celeron D 365达20%,无论是办公、游戏还是图像编辑应用中,基于Core微架构的单核新Celeron都有上佳的表现。
除了性能大幅度提升外,Celeron 440的TDP仅为35W,相比同为65nm工艺的Cedar Mill核心Celeron D 356低了30W。从这个角度计算的话,Celeron 440的的每瓦特性能比Celeron D 356提升更多。
有如此出色的表现,对于低端用户来说是个非常好的消息。此时可能很多人会联想到当年经典的Celeron 300A,超频后的表现甚至让很多Pentium级产品汗颜,那么Celeron 400系列是否能够重铸辉煌呢?下面我们将其超频,和主流级产品对比一下即可揭晓答案。
对于超频爱好者来说,可能更期待单核Celeron新品,从理论来讲,其具备非常强的超频潜力,原因有三点:
- 第一,单核更好超!众多超频实例表明,将双核Conroe的核心关闭一个,那么超频成绩会更好,单核新Celeron恰好符合这一点,其根本就没有第二个核心。
- 第二,功耗更低!Celeron 400系列的TDP仅为35W,更低的发热量一般都会带来更佳的超频效果,这一点大家肯定都有体会。
- 第三,晶体管数量少!从处理器晶体管数量的角度讲,Conroe-L更加适合超频。双核Conroe的晶体管数量约为2.91亿,去掉一个核心,并且缓存容量大幅缩减后,粗略估算Conroe-L内的晶体管数量约在1亿个左右。这样简单的结构很能带来更好的超频性能。
理论是这样,但实际情况是否真是如此呢?我们超频测试选择了Zalman CNPS-9500LED散热器,平台配置和前面一样,超频稳定性使用SP2004/ORTHOS验证。
Celeron 440主频2.0GHz,倍频10x,默认200MHz的外频让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原本预计可以轻松将外频提升到500MHz,直超5.0GHz,但现实让我们的梦想无情破灭。
在将核心电压提升到1.6V的情况下,我们仅能够将外频提升到300MHz,最终稳定运行在3.0GHz。:(
超频3GHz达到极限
这样的成绩可能让很多人失望,但这确实是这颗Celeron 440的频率极限了,因为我们将倍频更改为12x的情况下,外频仅能提升到250MHz,也就是说3.0GHz达到了极限。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之前的种种设想完全不再成立。最终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超频性能上,Conroe > Allendale > Conroe-L。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讲,3.0GHz相比默认2.0GHz也有50%的提升,这样的成绩也还算不错,只是不如大家的预期而已。
下面我们来看看超频后的Celeron 440表现如何,对比的产品为Pentium D 925和Core 2 Duo E4300。
结果显示,超频后的Conroe-L仅在那些对双核优化不到位,或是对L2缓存容量不敏感的个别测试项目中,成绩比E4300要强,大多数测试后者还是保持领先。不过相对于老架构的Pentium D 925,我们到是可以坦白说:一颗单核Celeron的性能已经可以与之前的主流级双核媲美了。
总体来讲,即将到来的Celeron 400系列相比目前的Celeron 300系列要优秀许多,无论是在性能还是功耗方面。基本上NetBurst架构产品需要在在频率上超出90~100%的情况下,才能在性能上赶上Core微架构产品。
前面已经提到,Intel表示年底单核处理器的出货比例将仅占5~10%,那么Celeron 400很可能成为Intel单核产品线的终结之作,有着很大的历史意义。Celeron 400将让低端产品线的性能蹬上一个新台阶,同时35W TDP功率设计,也让其具备更高的每瓦特性能。通过前面的测试显示,Intel这个句号画的还算完美,有这样的表现,低端用户应该可以感到满意。
价格方面,Celeron 400系列十分诱人,主频1.6GHz的Celeron 420定价约在40美元左右,约合人民币不到350元,而今天测试主角,优异Celeron 440也只要60美元,合人民币不到500元,这样的价格加上不错的性能,应该会勾起不少用户的购买欲。
如果说Celeron 400有何瑕疵,那么只能是超频性能了。从Celeron 300A开始,这个品牌的产品超频性能都非常不错,65nm Celeron D 347/352/356上5GHz并不难。不过Celeron 400在风冷情况下,3GHz将是一个极限,超频后的新赛扬性能提升也比较明显,已经足以和上一代主流级双核Pentium D 925媲美。
当然,本文中的测试对象仅是一颗ES版工程样品,距离Conroe-L核心Celeron正式发布大约还有两个月时间,真正的零售版在步进方面可能还会发生变化,也许超频性能会有不同。不管怎样,Intel新Celeron还是值得所有低端用户期待的。<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