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网散热器频道 PCPOP首页      /      正文

风冷总决赛!17款高端散热器极限横评

    ■前言:

    自从今年7月27日,被众人所瞩目的Intel最新一代处理器,外号“扣肉”的酷睿(Core 2 Duo)正式发布,可以说翻开了CPU低功耗时代的新篇章。当然,在这之前的5月23日,AMD的AM2处理器呱呱落地,作为序幕也不容忽视。不过不难看出,从频率的无休止竞争,转而向数字家庭多应用化的转变,一度成为了包括Intel、AMD在内的众多IT巨头们新的关注焦点。

{imageTitle}

    而这样的改变所带来的最直接的现象就是,曾经让我们头疼不已的CPU温度,不再随着新品的出现而飙升,而且还一下子降低了不少。变化之大,让许多发烧友都很始料未及。AVC的相关人士曾毫不夸张的说,对于目前Intel的酷睿和AMD的AM2,这些普遍功耗在65W的处理器,普通的不到30元散热器,就可以使其正常运行。更有甚者将酷睿E6300(目前市面上频率最低的酷睿处理器)超频至3.5GHz,CPU风扇竟然仍在以低转速运行着(太看不起扣肉了^_^)。

    那么是不是今后我们就不用为CPU的发热量犯愁了呢?我们以为短时间内还不能这么说。先不说AMD方面,就拿Intel来说,最大的问题就在于酷睿处理器的价格目前还居高不下。最低端的E6300价格还在千元之上。很多人还不能一步到位的享受“扣肉”带来的快感。因此多数人还会将目光投向Intel的Pentium D和Celeron D这样的中低端产品。可正是这类产品,大多数都是采用的90纳米工艺,在功耗和发热量上屡创新高是家常便饭,突破100W更是时有发生。

{imageTitle}
 
 想稳定运行,想极限超频,关键都在散热

    因此对于CPU而言,我们还不能忽视其发热量问题的存在,尤其是在目前这个阶段,更应该仔细应对CPU的发热量,做好CPU的散热工作。

{imageTitle}

    最近我们泡泡网散热器频道cooler.pcpop.com)对市面上比较高端的CPU散热器,以LGA775平台的为主,做了一次横向评测对比。

    ■平台介绍

CPU

P4 EE 3.73GHz

主板

华硕 P5B Deluxe

显卡

Inno3D GF 7900 GT

内存

海盗船 DDR2 800 1GB×2

硬盘

西部数据 80G

电源

SeaSonic(海韵)S12 600W

系统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 SP2

    此次横向评测,由于选择的都是在设计上有一定特点的高端散热器,为了能充分发挥它们的潜能,我们选择的CPU是Intel的P4EE 3.73GHz处理器,满载功耗130W。相信这种近乎极限的挑战,会让大家看清楚风冷散热器针对高功耗、高发热量处理器的设计思路。

{imageTitle}

    主板选用华硕的P5B Deluxe,这款945系列主板,我们是幸运的。因为它自身就带有CPU温度监测功能。因此我们只要找到相应的软件,将它监测到的数值读出来就够。

    如此高功耗的一套平台,对电源的要求可想而知。为此我们选择了来自台湾的SeaSonic(海韵)的S12系列600W电源。

    ■评测方法

{imageTitle}
 
{imageTitle}
 
 在AVC的实验室共有两台恒温恒湿箱,
一台他们在用,我们用另一台

    我们此次有幸联系到了散热专业厂商AVC,并经过允许,使用他们的专业设备,恒温恒湿箱。这款设备可不便宜。

{imageTitle}
 
{imageTitle}
 
 温度恒定为25度

    毕竟常规条件下,不同时间室内或室外的温度是不恒定的,在做大型的横项测试中,会产生不少温度偏差,造成测试结果的不公平。

    因此,在本次测试中,我们将会启用大型的恒温恒湿箱,以保障测试数据的准确性与测试过程的公平性。箱内温度恒定为25度。

    我们这次的方法是使用软件烤机的方式,通过开启两个Stress Prime 2004烤机软件,将CPU满载运行半小时,并记录当时的CPU温度来做对比。

华硕 Silent SQUARE(冰冻城堡)

疯狂的10热管!华硕冰冻城堡真实评测

    显而易见,这款Silent SQUARE(冰冻城堡)散热器是一款定位高端的产品,它具有所有高端散热器所共有的硕大体形。更加豪华奢侈的是它配备了5根U型热管,可以等效成10根热管的性能。再加上它多达64片的大尺寸波浪型鳍片,这些都让我们垂涎不已。

疯狂的10热管!华硕冰冻城堡真实评测
 
 5根热管,不是10根,难道我眼花?
 
疯狂的10热管!华硕冰冻城堡真实评测   疯狂的10热管!华硕冰冻城堡真实评测
 
 以上三幅图,清楚的反应了这款散热器内还藏着风扇的事实

    这款Silent SQUARE(冰冻城堡)散热器和AVC的拿破仑一样,也采用了将风扇藏于散热器中间的做法,外观上显得非常神秘,而其内部又能形成对流风道,从而利用上了热管与64片散热鳍片的散热功力。

疯狂的10热管!华硕冰冻城堡真实评测
 
 内部的弯曲,就是为了让风流可以有一部分通过散热器底部,
给CPU周围的供电元件散热的

    华硕这款散热器还将中间的风扇部分用半封闭式给裹在里面,让多余的风从散热器的下部散出,这样的好处是还能给CPU周围的供电元件进行有效的散热。不过这种让热管吃肉,而让CPU周围元件喝汤根的做法,小编对其散热能力持保留态度。

疯狂的10热管!华硕冰冻城堡真实评测   疯狂的10热管!华硕冰冻城堡真实评测
 
 不上机,真是不知道,它还能这么漂亮

    而且在封闭的风扇区域内,华硕还为这款Silent SQUARE(冰冻城堡)配备了足够玩家炫耀的蓝色荧光灯,让用户在使用时倍儿有面子。

疯狂的10热管!华硕冰冻城堡真实评测
 
 这家伙,让人流口水啊!

    该款散热器的底部,明显的发丝工艺打磨和厚厚的纯铜底片,让小编对其散热性能非常期待。尤其是看着那从散热底片中伸出的5根热管。华硕为了防止散热器铜制材料氧化,还在表面进行了镀铬处理。

AVC 拿破仑静音版

要性能更要安静 AVC拿破仑静音版评测
 
 在散热器里,它就算是“塔楼”了

    这款拿破仑静音版和之前的老款拿破仑一样,散热器个头非常大,尺寸为90.5×90.5×75mm,想要在MINI机箱中使用还是有点难度的,但是用在普通ATX架构的机箱还是没有问题的。

要性能更要安静 AVC拿破仑静音版评测   要性能更要安静 AVC拿破仑静音版评测
 
 三根U型热管,可等效成6根用

    做工上,3条加工成U形的纯铜热管,将纯铜散热底座和2组散热鳍片贯穿连接在一起。可等效成6热管+2组总计多达84片的散热鳍片,给散热器本身提供了超级强劲的导热效率和散热面积,性能可想而知。

要性能更要安静 AVC拿破仑静音版评测   要性能更要安静 AVC拿破仑静音版评测
 
 内藏的风扇秘密尽在于此

    值得一提的是,该款散热器并不是款被动式的散热器,因为有一颗9220规格的AVC单扇被巧妙的"藏"在了2组散热鳍片中间,被一个蓝色的塑料风罩完全包裹起来。这样便构成了侧吹风道。

要性能更要安静 AVC拿破仑静音版评测
 
 纯铜散热底片,带有很明显的被打磨过的痕迹
 
要性能更要安静 AVC拿破仑静音版评测   要性能更要安静 AVC拿破仑静音版评测
 
 散热器的弹性金属螺栓,和主板背板

    和其它LGA775散热器一样,该款“拿破仑静音版”也采用了弹性金属螺栓+金属固定背板的方式,虽然拿破仑铜铝结合的材质重量并不超标,但是这样设计对减轻主板负担,保证系统的稳定还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酷冷至尊HYPER 7

    在外型上,HYPER 7可以说是酷冷至尊经典产品HYPER 6+一种延伸版本。它采用了独特的广角豁口式散热进风设计,其标称风量达到了惊人的71.95CFM,而它的噪音值仅为17dBA。你能想象的到吗,这还是在其风扇转速为2500RPM的时候。要知道普通散热器如果转速达到了2500RPM,其噪音至少在25dBA左右。

    采用“喇叭”型设计的风扇框,进风口面积比一般的风扇的要大的多,同时由于进风口大,出风口小,它可以产生更大的风压。而在风扇页的设计上采用目前国内很少使用的“九叶镰刀型”设计。它这样设计的好处既可以增大风量,同时也可以增强风压,由于风扇框和扇叶的独特设计,让它真正能够达到目前高端散热器难以达到的超风量、强风压。而这也就是该款散热器为什么能产品71.95CFM风量的原因所在。

Thermaltake Blue OrbⅡ(蓝色凤梨)
 
    产品体积:140mm(最大直径)×66mm(高)
    风扇尺寸:113mm(直径)×24.3mm
    风扇转速:1700rpm
    风扇噪音:17dBA
    实测重量:840g

没热管却比水冷强?散热选购误区解析
 
 超大12厘米尺寸风扇
 
没热管却比水冷强?散热选购误区解析  没热管却比水冷强?散热选购误区解析
 
 12厘米Golden Orb II(左)与9厘米Blue Orb II(右)
 
    Blue Orb® II采用12厘米超静音风扇,噪音仅17dBA,更大的风扇能获得更好的散热效果,更低的噪音,所以你在选购风扇的同时,风扇尺寸是你必须考虑到的一点。
 
没热管却比水冷强?散热选购误区解析
 
 魅力蓝光
 
    在考虑性能的同时,外型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Blue Orb II搭配的是12厘米发光风扇,在黑夜里格外耀眼,特别对于机箱侧板为透明的玩家,安置于机箱中是非常棒的。
 
    Blue Orb II大体上采用铝散热鳍片加纯铜底打造,铜铝结合架构看似很传统,而且散热器没有使用一根热管,性能一定失败了?我们往下看。
 
没热管却比水冷强?散热选购误区解析
 
没热管却比水冷强?散热选购误区解析
 
    Blue Orb II采用独家的四岔散热片结构,使得鳍片数量高达140片,提供超大散热面积,搭配静音12厘米大风扇,如此特殊的散热鳍片设计到底是否成功,这将在后面的测试为大家证明。
 
没热管却比水冷强?散热选购误区解析  没热管却比水冷强?散热选购误区解析
 
 散热原理示意图   
 
    不同于传统散热器的设计,Orb系列散热器均采用放射状散热鳍片,放射状散热鳍片具备多向出风特性,能从散热器的中心至外部,提供更为顺畅的风流,将热从热源快速的导出,达到非常好的的散热效果。
 
没热管却比水冷强?散热选购误区解析
 
 铜底采用镜面打磨工艺,更完全的与CPU表面接触
 
没热管却比水冷强?散热选购误区解析
 
 打磨工艺相当出色
 
没热管却比水冷强?散热选购误区解析
 
    Blue Orb II不仅支持最新Intel Socket LGA775以及 AMD Socket 939/754 CPU,甚至高阶的双核心CPU, 如Intel Pentium D 或是 AMD Athlon X2 也能支持。

Thermaltake Big Typhoon(大台风)

    产品体积:122mm×122mm×103mm
    风扇尺寸:120mm×120mm×25mm
    风扇转速:1300rpm
    风扇噪音:16dBA
    实测重量:800g

 
 “台风”降临,你做好准备了吗?
 
    从包装取出散热器后,第一个感觉就是大!Big Typhoon和其他热管散热器对比,我们可以用震撼来形容也的确不为过,就算拿和之前的Tt的112相比,它也可称为大哥级的人物了,取名为台风。
 
    在总量方面,由于体积的关系,尽管散热部分采用了全铝质散热鳍片,但是重量依然达到了813克。看到这样的重量,肯定会有读者问“会不会太重把主板都压弯了?”大家可以放心,毕竟Tt作为专业的散热器厂商,每出来一款散热器都做了详细的测试才得以推出市场,在扣具方面会缓和来自重量带来的压力。
 
 
 身高103mm
 
    Big Typhoon的体积为122mm×122mm×103 mm,而一块ATX结构的主板大小为2440mmX2930mm ,是不是几乎覆盖了主板一半大小的面积。 如此“身材”,Tt设计有何用意呢?一方面,足够大的散热面积提供了良好的散热性能有效的把处理器所产生的热量驱散,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Big Typhoom底部直立的热管较高,安置较高的热管可以把铝制散热片和风扇高高的举起,在铜底和散热片之间留出了较为宽敞距离,目的是为了当散热器开始工作以后,此时所产生的风流由上至下的方向流动,当风流到达主板上后,又给主板上等大多数部件如北桥,电容,功率晶体(VRM),内存等发热部件进行了辅助散热,这样不仅考虑到到了对处理器的散热而且也对周边的部件产生了辅助散热效果,这就是其设计的精髓所在。
 
 
 热管部分特写
 
    热管方面,Big Typhoon采用了六根直径为6mm的铜制热管。与铜底的结合也非常的紧密,并且热管中间只经过一次弯曲,导热效率上要比经过U形弯曲来得好。
 
 
 底部散热片采用波浪型状设计
 
    我们注意到每一片散热片都使用的波浪型设计,这种结构要比平直的效果好,一方面这种结构能减小散热时的风压,更利于空气流通,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这种结构带走更多的热量。
 
 
 热管与铜部基座紧密接触
 
    散热器的底部采用了Tt特有的回流焊接技术,使铜底和热管充分接触。热管属于一种传热元件,它充分利用了热传导原理与致冷介质的快速热传递性质,透过热管将发热物体的热量迅速传递到热源外,其导热能力已远远超过任何已知金属的导热能力。也正是因为有热管技术的存在,使得人们改变了传统散热器的设计思路,摆脱了单纯依靠大风量风扇获得更好散热效果的传统散热模式。取而代之的是采用低转速、低风量风扇。
 
 
 12CM的大风扇,这就是“台风”形成的原因
 
    Big Typhoon使用了一个12cm的散热风扇,风扇的转速为1300RPM,工作起来噪音只有16dBA,相当安静,几乎我们需要耳朵贴近才能听见风扇的转动。对于普通的8CM风扇来说,噪音和分量成为一种特殊的正比关系,那么安静的风扇是否风量就很小了?不,这个风扇风的量已经达到了54.4CFM,这就是12CM的风扇优势所在!我们对比了如此众多的热管产品,在国内目前的高端散热器产品中,这种及至散热而及至静音的做法,目前还只有Tt一家,而也只有 Big Typhoon做到了,这一次到来的“大台风”刮的正是时候!

九州风神 Iceberg
 
    产品体积:112mm×96mm×145mm
    风扇尺寸:92mm×92mm×25mm
    风扇转速:2000rpm
    风扇噪音:未标明
    实测重量:400g

 
 
 
 采用6根U型热管、散热鳍片数量高达57片
 
    这款SNOWMAN IceBerg散热器采用了时下非常流行的“热管+侧吹风道式”结构,而且SNOWMAN IceBerg已经将热管的数量增加到了6根,底座也从铜铝结合的方式升级成了全铜工艺。散热鳍片的数量高达57片。
 
 
 
 采用九州风神9225规格散热风扇
 
    从理论上讲,应该搭配转速比较高,风量比较大的散热风扇才能起到比较好的散热效果。SNOWMAN IceBerg散热器搭配的是一只由九州风神自家生产的9225规格风扇,比起我们常见的8025规格风扇则在尺寸方面略大,因此也可以提供更大的排风量。根据九州风神方面的介绍,这款风扇的平均转速在2000rpm左右,可以提供48CFM的风量,这个数值还是比较不错的。既保证了散热能力,也能很好的控制其工作噪音。另外,我们可以看到蓝色铝制风罩的另一侧也同时预留了风扇位,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加装9225或8025两种规格的散热风扇,以便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散热器底座与扣具部分
 
    我们可以看到SNOWMAN IceBerg散热器的铜底部分打磨得非常光滑,可以与CPU的核心部分更紧密的接触,以便达到非常好的的散热效果。在产品扣具方面则提供了一套适应多平台的功能较多扣具,可同时兼容Socket 478、Socket 754/939和LGA 775几大目前主流平台。

Evercool 银骑士

{imageTitle}

    这是一款将风冷和水冷的优势相结合的产品——Silver Knight(银骑士)。 单从外观看,如果没注意到散热器旁边的小水泵的话,那大家或许会认为Silver Knight是一款高端热管散热器而已。

    银骑士的设计虽然外观跟热管散热器相差不多,可是实质却是由单铜管水道设计风水冷散热器,不过Silver Knight的体积控制的更小,小体积水泵的加入是其主要原因,而另一方面规格上的削减,也使这款产品成为了最小款也是最容易安装的液冷散热器。在此次横评中,它也算是个特例,唯一一款有水冷血统的风冷散热器。

Mini Typhoon(小台风)

  
 
 大小台风比比看(左小台风,右大台风)
 
 
 足质足量的6热管
 
 
 经过打磨的纯铜底部

    Mini Typhoon的设计上同Big Typhoon基本一致,同样采用了6热管和串FIN鳍片散热设计,搭配上平行安装的风扇来进行散热。

 
    不过相比Big Typhoon后,你会发现Mini Typhoon有以下几点不同:首先是尺寸减小了,由于小型化的设计,搭配9CM吊挂风扇的Mini Typhoon的尺寸已经缩小至112×94×125mm。
 

    同时为了在小尺寸规格下提升效能,换用全铜的散热鳍片来替代原本的铝鳍片,这样利用铜材质导热上的优势来弥补散热表面积的减少,不过采用全铜材质后,Mini Typhoon的全重达到了605g。

    值得特别介绍的是,Mini Typhoon的散热鳍片厚度仅为0.2mm,在较小的体积下,利用超薄的散热片,来提高整体的散热面积,这可不是老能遇见的技术啊。

超频三 蚂蚁二代

    相关参数:

    尺寸:96(L)×96(W)×55(H)mm
    散热片材质:铜铝结合
    重量:412g
    滚珠类型:1 ball
    额定电压:12V
    额定电流:0.24±0.02Amp
    风量:43.2CFM
    转速:3000RPM±10%
    噪音:25dB±10%

    “蚂蚁二代,型号为SPA-801CUAL”是在蚂蚁的基础上升级而成的,因此在它身上我们能够看到更多蚂蚁的影子,同样使用压固法来制造的蚂蚁二代,扣具和配件也一样,应该只是材料的不同,参数只是在重量上有区别。蚂蚁二代的重量为412g。

 

    它采用了铜铝结合的工艺,感觉就是给它染了头发一样。原来的蚂蚁的型号是SPA-700CUAL,比较起来,蚂蚁二代的个头就大了不少,鳍片也多了。风扇从原来的7010增到了现在的8025,风量大了,噪音小了,底部面积更是增加很多,吸热效果更佳,据超频三公司内部测评比较,温度降了4~7度。它同样适合市面上主流CPU K8以及LGA775。

 

    这款蚂蚁二代的散热器中间内置了一个8CM低转速风扇,由于采用了无边框风扇设计,因此散热器的每个鳍片的表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思民 Zalman CNPS9500LED

    支持CPU:775平台/全平台
    风扇尺寸:Ф92*25 mm
    风扇转速:1350-2600rpm
    噪音:18~27dBA min
    散热片材质:3熱管+全铜
    电压:12 V DC
    风扇寿命:50000小时

{imageTitle}

    这款CNPS9500LED散热器采用了全铜做为散热片的材料。并且热管贯通于散热片,从而将热管带来的热量迅速挥发。ZALMAN为这款CNPS9500散热器装置了3条“8”字型的热管。其实他们在散热器底座上是断开的。这也是我们常说的6热管散热器。并且“8”字型的热管可以采用贯通方式来达到形状化,使得产品更加巨大,但又非常好看。

{imageTitle}

    CNPS9500采用92mm风扇,风扇位于产品的中部。可以说是一款侧吹产品。我们之前都解释过侧吹的作用以及好处在哪。一般来说,侧吹基本上是现在大型热管散热器所流行的做法。这款ZALMAN CNPS9500LED风冷散热器可以支持的是P4处理器,也就是P4 478和775是通用的。现在的高价散热器中,一般都支持所有的处理器,这款CNPS9500散热器也不例外。同样也支持AMD系列中的AMD闪龙(462),AMD Athlon64(K8)的,S754,S939和S940的处理器。

思民 Zalman CNPS8000

    支持CPU:全平台
    风扇轴承:双滚珠
    风扇转速:1400~2600pm (PWM温控风扇)
    噪音:18~30dBA min
    散热片材质:4熱管+銅底+鋁FIN
    电压:12 V DC
    寿命:50000小时

{imageTitle}

    这款产品采用了92mm规格的内嵌式风扇,风扇转速在1400~2600RPM之间可调,噪音值在静音模式可低至18dbA,最高也仅为30dbA。

{imageTitle}

    该产品采用了寿命更久的双滚珠轴承,双滚珠轴承应可算是滚珠轴承的典型代表,具有阻力小、寿命长等特点。通常产品寿命可高达50000~100000小时。

{imageTitle}

    新款CNPS8000散热片的规格为108x108x62.5mm,采用了4根高导热的8mm热管来导热,全面采用了大面积的串FIN铝鳍片打造。热量通过纯铜底座经4热管后快速导出,设计得相当不错。最重要的是,这款产品的重量仅仅为360克,这也是同类产品无法媲美的!

{imageTitle}

    该产品可兼容于Intel Pentium D (Socket 775)双核, Intel Pentium 4 (Socket 775)和AMD Athlon 64 X2 (Socket 939)双核, AMD Sempron/AMD 64 (Socket 754/939/940)全系列CPU使用。产品包内的附件齐备,除适应不同CPU的扣具外同样附赠了一个风扇调速器实现风速控制。

超频三 马里亚纳

    支持CPU:Intel平台LGA775
    风扇轴承:滚珠轴承
    风扇尺寸:90*90*25mm
    风扇转速:1700~3000 rpm
    风量:43.2CFM
    噪音:20~30dB
    散热片材质:铝、铜
    电压:12 V DC
    寿命:50000小时

{imageTitle}

    这款产品将采用超厚度铜底部的散热材料,并且由4条热管贯通于上部的铝型波浪散热片而组成的产品。产品原理就是使热导管直线引导热量上到热管顶部,散热过程中,由多达100多片的铝型波浪散热片散发热量,并且由一个大厘米少转速,大风量同时又低噪音的散热风扇完成最终的散热过程。这就是这款产品的原理所在。

    一直以来,消费者可能会有一个热管误区,就是对热管的散热原理产生了不足够的认识。认为U型热管就有4个热发生点,同时就认为是4热管产品。其实,热导管导热是直线运行,中间如果有转弯或者折射的,这将会使热管的散热性能打折,甚至是不产生作用。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款新型的超频三产品将采用4条独立型热导管,成为真正的4热管产品。

TT Silent 775SE

    这款最新产品跟之前的SILENT775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改换了散热风扇。另外热导管的数量上也明显增多,目的还是为了提高散热效果。

    和其他高品质散热器一样,Silent 775SE也采用了铜铝结合并配合热管技术的全面解决方案。

    当前,它采用了8CM的散热风扇,在工作状态下风扇转速为2000RPM,最大风量值可以达到33.35CFM,但是噪音值也只有19dBA。资料显示,这款散热风扇最长使用寿命为40000小时。

    而碗口状的外观设计使得风扇叶片转动时所形成的风压向散热器核心部分集中,降低了风扇所形成的散热死角,从而更加有效的对处理器进行镇压。

 
 4mm厚的铜制散热底片
 
 
 侧面再来一张

    为了拥有更加的导热性,Silent 775se的底部采用了全铜材料,厚度高达4毫米,表面打磨得非常光滑,再加上经过特殊设计的弹簧螺丝,可以与CPU接触更充分。在底部的衔接工艺上,Silent 775se采用了TT的回流焊技术,能迅速的将底部铜座的热量传给热管。

Aerocool dominator

    在整机系统散热器过程中,我们经常能见到散热风扇。一般8~9CM的风扇都用来给CPU散热,而12CM的风扇都用在机箱上。但这样的常规设置通常也是要被颠覆的。最近12CM的风扇也被频频用在CPU的散热器上比如像TT的大台风和蓝色凤梨等散热器产品。而机箱风扇也曾出现过用22CM的怪兽级产品。

{imageTitle}

    AeroCool推出的Dominator风冷CPU散热器所受到的关注度绝对超过以往的任何产品,因为这是业内第一款采用了任何风冷CPU散热器从没有采用过的14CM巨型风扇,而且也是目前零售市场上可以见到的最大家伙。因而我们对其的散热器性能更加关注。

Apack ZeroTherm BTF90

    很多玩家都认识韩国的Zalman,其实在韩国Zalman并不算是他们本土品牌的绝对老大,他们国内同样有不少具备顶尖级散热器开发和制造技术的厂商在激烈的竞争着,其中今年刚刚在国内推广产品的Apack 品牌就是他们国内散热器制造厂的佼佼者。

{imageTitle}

    其中,BTF90是一款采用了多热管设计的新型产品,它的热管都是先进行折弯处理后在加工串fin工艺,最终同铜制底部进行连接。而这样的工艺处理即使只采用了4根热管却也能让热管的蒸发和冷凝部位成倍的提升规格,并增大了热管同散热鳍片的接触面积。通俗的说在某些情况下BTF90甚至具备8热管散热器的素质。

Tuiq Tower 120

决战颠峰 优异风冷TOWER 120现身市场

    提起Tuniq很可能知道的人还不多,但是说到Sunbeam(SunbeamTech),可能很多对PC的酷炫外设及附件比较关心的用户就比较熟悉了,而Tuniq正是Sunbeam面向高端市场的品牌。作为Sunbeamtech的一个子公司,Tuniq将自己定位于计算机工业中的时尚产业,致力于将时尚、耐用、性能优秀的产品提供给电脑改装爱好者。

决战颠峰 优异风冷TOWER 120现身市场

    毫不夸张的说,Tower 120是目前零售风冷产品中,体积最巨大的一款!体积:131×108×153mm 加上风扇与扣具总重968g。利用三根热管吸取CPU的热量;再用N多的散热铝片将热量散发出去。铝片的散热面积也是目前风冷最大的;而且外型的做工很好,质感一流。

决战颠峰 优异风冷TOWER 120现身市场
 
 火焰状鳍片设计

    或许大家还比较奇怪,这款风冷散热器的风扇呢?不要急,小编马上为您解密。

决战颠峰 优异风冷TOWER 120现身市场

    其实,这款散热器不是我们常见的直立侧吹型设计,因为它的风扇并不是安装在散热鳍片的一端,而是“隐藏”在密密麻麻的散热鳍片中间,这个120x120x25mm的超大尺寸风扇和一块黑色金属片连接在一起,然后紧紧得嵌在散热鳍片中间,这种风扇安装设计我们在AVC的拿破仑散热器上也曾经见到过。

决战颠峰 优异风冷TOWER 120现身市场

    考虑到静音的需要,厂家还是随散热器提供了一个风扇调速器以满足不用户的不同需要。Tuniq附送的是一款PCI挡板形式的调速器,可以将风扇转速在1000rpm到2000rpm之间调节。

决战颠峰 优异风冷TOWER 120现身市场

    纯铜底座打磨的非常光滑,可与CPU紧密接触,更迅速的吸收热量。

决战颠峰 优异风冷TOWER 120现身市场

    Tuniq Tower120是一款针对多平台的散热器,随产品附带多种平台的散热扣具,它主要支持Intel Socket478、LGA775两代Pentium4架构和AMD Socket754/939/940 K8架构。

    ■测试成绩

    ◎待机温度

{imageTitle}
 
    ◎满载温度
 
{imageTitle}
 
    ◎实测转速
 
{imageTitle}

    由于此次LGA775平台上我们使用的是Intel最高端的(发热量来算的话)P4 EE 3.73GHz处理器,因此所用散热器均没有将其温度能控制在50度以下。成绩非常好的还是要属有风冷王者称号的TOWER 120。超大的身材,数量众多的麒片和优良的热管工艺,使这款有口皆碑的产品,并非浪得虚名。

    当然,最近的当红炸子鸡,酷冷至尊的HYPER 7表现也算可以。让我们有些意外的是超频三的马里亚纳的排名居然非常靠前。分析原因才发现,看来热管不弯曲确实对导热和散热都有明显的提升效果。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本次横评由于大部分散热器都具备了转速调节功能,而转速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散热效果,其中变数较多。因此为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展现每款散热器的最强实力,我们都记录的是风扇转速最高时,散热器的温度表现。

    让我们寄于厚望的Aerocool Dominator,这款体积最庞大的,带14CM风扇的大家伙,最终表现只能用勉强来形容。反而到是和它有着同样造型的TT大台风表现还算优异。满载情况下,能将P4 EE 3.73GHz控制在57度。看来大风扇的神话也是有局限性的。

    ■总结

{imageTitle}

    从这些散热器的造型设计上,我们可以看出,立式侧吹设计的风扇,效果普遍不错。而这些散热器大都是采用热管+串Fin结合风冷的产品。热管的作用实在是不小。而都是热管配风冷的设计,那产品之间就要比谁的热管与散热鳍片结合的更好。显然TOWER 120给我们做了个好榜样。

    体积庞大,能兼顾到CPU周围的元件散热,也是种优点。像TT的蓝色凤梨、大台风、Aerocool Dominator等产品,开机时都能将主板温度控制在较低的水平,这也是很不错的。

    这次评测的门槛似乎高了些,但让大家看清楚了优异风冷产品的实力差距,相信大家收获也不少。而在实际选购散热器的时候,小编还是建议大家按需配置。其实此次评测中,表现遗憾的产品,在其他中端平台上是完全可以胜任的。而且要算性价比,可能它们还不一定输给今天的赢家呢。所以小编觉得,在购买散热器的时候,不必去买最好的,也不必去买最贵的,而是要去买最适合自己用的产品。


[注]:此次评测之所以能找到多款不太在市场里出现过的高端散热器,是要特别鸣谢鼎好电子市场4388柜台经销商,苗先生的大力支持。作为一家专门经营散热周遍发烧设备的经销商,他时不时的能把一些国内玩家不太熟悉的发烧精品摆上柜台,是一位很有个性的经销商。<

0人已赞

关注我们

泡泡网

手机扫码关注